艺术电影有些地方挺不符合逻辑的,烧的那点东西不值两三千以及后续的花销更是高的离谱,2008年走村串户的卖货车应该也没有这么好的,至少我小时看到的都要旧很多~农村环境里毛豆的父亲如果死了首先奶奶想不到要隐瞒其次村里人也不会配合隐瞒这件事的。大冬天的陕北,周围光秃秃的山头雪都没有,怎么会路上出现水坑,让车陷进去?既然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镜头里也都是山地没有田地,怎么会有稻草人出现来推动剧情发展呢?编剧和导演为了促成这一段公路之旅为了增进毛豆和苟仁的关系设计了很多情节,虽然逻辑上有瑕疵,但是镜头故事是真实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的处境,贩夫走卒的生活他们就是那样的,所以观众相信接受这个故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它在关注不被看见的真实,不上价值不唱颂歌不扮演名利场努力去呈现我们不愿意去关注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流落到社会生活里有多少人不是底层呢?我们距离成为脆弱边缘人群的能有多远呢?电影里我找到非常多的共鸣,毛豆奶奶家的老房子窄窄的只有炕和桌子,毛豆趴在桌子上写东西的情景让我想起奶奶家老房子的味道,所以看电影时候我好像也闻到了那间房子孤独陈旧的气息。

我最喜欢的镜头和情节是,苟仁为毛豆在黑夜里放烟花,毛豆看着烟花哭着问:是给我放的烟花吗?是给我一个人放的烟花吗?在缺失爱的孩子面前看见爱肯定会像毛豆一样的。我以前从没觉得放烟花求婚的场景有多浪漫,看这部电影突然懂了真正浪漫的烟花应该是只为你绽放的,而不是被围观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