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时候的油田是确实有钱,油田职工各种待遇也是外面地方上很羡慕的,其实九十年代中后期差不多也就是顶峰了,之后逐步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2010之后,国内几个大型油田社区都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但是很多从小在油田长大的和接触过当年油田辉煌时期的,都在应该对那个时期的油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剧里油田子弟们富足的经济条件和面对外面非油田体系时候的自豪感,都是有点根据的,当然,能比较轻松的拿出百元大钞的孩子,也得是油田里效益较好单位且父母职位不错的家庭出来的,并不是油田所有单位所有工种的家庭都能达到这样的经济条件。

剧里的三对父母的人设都挺符合那个年代家长们的真实状态,有家庭和睦会教育孩子的,也有着急上火恨铁不成钢的,有忙于赚钱缺乏点细致耐心的,也有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一些的,有再婚家庭里略显尴尬的相处模式的,也有只图自己舒服不负责任的。

在我小时候成长的父母单位大院里,几乎都能找到这样的邻居叔叔阿姨们的原型,这点毫不夸张。再加上田宇刘琳李乃文曾黎黄曼贾冰刘冠霖等实力派毋庸置疑的演技,感觉这些角色无比的生动鲜活。

相比于大放异彩的父母们角色,几个少年主角的人设就稍微有点,怎么说呢,也不能说不好,只是有点偏现代了一些。这几个高一高二的孩子的人设,其心智的成熟程度远超那时候的普通孩子,就连生气吵架打架的时候都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90年代中后期的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在那些比较好的高中,同学之间的学习氛围会比较浓厚,很少有人淘气捣蛋,但对学习以外的事情几乎都会被弱化到无视的状态。比如诈骗嫌疑犯的女儿袁山青的事情,如果放在我上过的那个全国示范高中班里,大家基本都是不会关心的状态,就算某一位或几位同学的家人是诈骗直接受害人,但除他们之外的其他同学大概率会事不关己漠然处之,不会像剧里那些其他同学一样跟着起哄或者激动,当然,剧里班级上都是油田子弟,可能同学之间会有更深的参与感吧。

同时期不太好的高中也有所接触,那些学校的学生们心态会更成人化一些更活络一些,对成绩也没那么在意,家庭条件好的,不在乎成绩,家庭条件不好的,更不在乎成绩了。所以他们反而有机会去接触更多非学习的事情,同学之间的情感也会更复杂和外露一些。如果把袁山青的事情放在那样的环境中,可能比剧里油田中学会更激烈一些。

剧里几个高中孩子的人设情感状态,是介于以上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反而更接近当下后互联网时代的高中生的状态,也许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吧,但这样的安排也让真正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上过高中的观众看起来,会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现实又虚幻。

最后补充一点,其实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高中生,以现在的审美看起来都有点土土的,甚至说绝大多数看着有点没太长开的样子,即便是大城市的,也没有现在这些高中生看着光鲜亮丽,但剧里这几个少年角色,看着都有点过于成熟和亮眼了,可能跟饰演者的年龄有点关系,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上的气质就会跟青少年时候有本质的区别,发型衣着都掩盖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