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th PYIFF-02 小城之春首映。

其实也不是真的多么烂,看的时候,没有映后和没刷手机的时候,有很复杂的观感和很怅惘的情绪。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我所经历的童年,我既不觉得美好,不想再来一遍,却也有一些留恋和珍视的意味。那些与古诗、课文中的文字共振,与文人的气质和士子的追求碰撞的时刻,我真实的经历过。显然,写作应当从这种心头为之颤抖的时刻开始,而不是我们经历过的模仿,不是影片中虽然试图推翻、其实只是施舍和服务于更大的目标、无比真切和无奈发生着的模仿。这本可以是主题,但是根本没能成立。

影片中反转之后的“照本宣科”式的表达,有时代特色,本以为也是一种讽刺。广播录音的音效让暖黄画面有一种诡异的死感,而混乱且混杂的时代设定,搪瓷杯、黑板报、墙皮、短视频、网络用语、上世纪诗朗诵文风……似乎也让讽刺效果成立,只是不那么令人愉快。

但是,当映后导演开始“装”学习借用拼贴了多少风格,继而小演员的发言让人惊觉小爹照进现实,再到观众发言表达对马老师作文书的喜爱之时,对“双减”究竟是什么态度,对作文究竟是什么态度,对教育究竟是什么态度?我完全看不到一个鲜明的表达,更遑论作为文艺工作者该有的反思性和批判力度。一众卖着卖着戏弄观众的居高临下感,昭然若揭。

依旧生气。与其打着别把作文当回事的旗号,其实建议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别把观众不当回事,别把应有的创作态度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