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爸》这部电影想告诉观众一个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爱与陪伴才是孩子最迫切需要的。然而,家长们总是忘记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从一开始,雷大力为了雷小米能上一个好的小学,他不惜花钱买关系,为了买学区房,甚至不顾及那是凶宅,甚至将自己的按摩店抵押,结果政策一改,上最好公立小学的事也泡了汤。电影前半段的故事就这么简单,后半段也是围绕雷大力怎样艰辛的为雷小米找到一个好的小学,以及怎么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人生起点而展开,中间穿插着两对夫妇的故事。其中,火哥火嫂夫妇的故事确是万千家庭的缩影,火哥是传统意义上的“猫爸”,尊重孩子的喜好,但性格懦弱,不敢反抗;火嫂则是传统意义上的“虎妈”,对孩子喜欢采取高压教育,采用威胁、利诱的方式引导孩子走自己定下的道路。

电影前半段牵出火哥火嫂这个家庭,引出火嫂高压教育理念,这的确令人反思。让人不禁反思常年身处这样一个“高压”教育理念家庭的孩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我想,妈妈强势,爸爸弱势,身处这个家庭的孩子很容易抑郁、害怕,而且成绩并不一定就会提高,为什么呢?在电影采访樊登对话里,我找到了答案,樊登说:“身处这样家庭的孩子通常会花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在害怕上,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精力来学习像物理、数学这类需要百分之百精力来学习的学科,成绩自然提不上去。”是啊,如果一昧对孩子采取高压教育理念,未来孩子学习时可能会用心一点,但这对孩子未成熟的心灵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才是最得不偿失的。毕竟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不能一下子就跑到终点。

接着导演又引出了单亲妈妈刘真真这一条故事线,在她的带领下,我们领略到了还未“双减”时,教育培训(教培)事业的“壮丽景象”。从琳琅满目的教育广告,到各式各样的教培标语,到排山倒的教培机构,再到那台上的讲师喊出:“越努力,越幸运”的口号,一幕幕画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袭击“我们观众的眼球,一句句的口号也随风而入的“钻”进我们的耳朵,令我们感到窒息,感到绝望,更令孩子们感到窒息、绝望。如果说,鸡娃的背后其实是在鸡自己,那么你会愿意吗?是啊,当那个花了自己大半个时光,为她能上一个好的小学疲于奔命,在各个家长群里获取一手消息的女儿,亲口对自己说:“我想一直住在爸爸那”时,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无力感,得了满墙的奖状又能有什么用呢?

如今,我国虽然出台了“双减”政策,但从目前形势来看,仍不会大有改变,我想,改卷还得卷。所以,电影结局虽好,但现实仍很残酷,雷小米和箭箭上了就近的小学,箭箭拿了A+和雷小米要上台演讲才能得到父母的称赞犹如教育还是治标不治本。如何与孩子相处,教孩子感受快乐,感受幸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安全感,这才是每个家长真正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最后,仍希望这个简单的故事传达简单的道理能打动一些家长…

因为,爱与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