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灵丹妙药

本集主要介绍儿童急性白血病,氨基蝶呤最早被证明对癌症局部有效,但无法阻止癌细胞扩散。

当时存在的几种癌症疗法:

1)外科手术切除肿瘤

2)X光线——放疗,“热刀”,可以到达手术刀抵达不了的地方

3)化疗:芥子气对白细胞的抑制作用——氮芥;治疗癌症的药物本身也会致癌

Dr. Sidney Farber 用向公众筹款的方式创立了吉米基金会,并与玛丽·拉斯克联手向私人及政府筹募,建立了NCI(由朱布罗德担任主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化学品库便于研究;两位科学家用从两种药组合使用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演变为四种药VAMP疗法(联合化疗)。把癌症从一个无人愿意提及的事情转变为国家的优先事项。

第二集 盲人摸象

本集主要介绍乳腺癌(实体瘤,社会影响力大)的研究及治疗。

最早的乳腺癌手术疗法:霍尔斯特德根治术,但其理论有部分错误。后来,伯纳德·费舍尔质疑该理论,提出癌细胞通过血液/淋巴系统转移,提倡“肿块切除术”,他说“我们相信上帝,除了他其他人都要有数据”(In god we trust, all others need data)。该治疗法得到了女性的支持,于是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对照试验,事实证明根治术组和肿块切除组的生存率基本一致。

以往使用细胞生长抑制剂治疗癌症的时代一去不返,人们需要理解癌症基本机制才能研发新一代药物,当时存在的三个主要理论:1)病毒导致癌症是一个主流,宫颈癌(HPV)、肝癌(甲肝、乙肝病毒);2)化学论(环境论),肺癌(香烟) (流行病学调查),苯、氯仿、甲醛均致癌;3)基因论,部分癌症有遗传性、癌细胞增殖等均指向基因。

事实上三者均为独立因素,但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将三者串联。后来,借由劳斯肉瘤病毒(4个基因中有一个oncogene(即SRC基因,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可以近距离地观察癌症的产生。事实证明,三个理论都没错,只不过他们不是充分条件,致癌基因才是。

理论:寻找致癌基因,分离所有基因并将它们滴落到正常细胞里,观察该细胞是否会变成癌细胞。第一个人类找到的致癌基因:RAS基因。几十个其他致癌基因也逐渐被找到,但实验室的发现与临床应用有很大距离,只能呼吁将优先级从治疗转移至预防。

骨髓一直是化疗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STAMP”计划(实体瘤自体移植),使用5倍剂量的化疗药物后再回输患者自己的骨髓。医院和患者双向愿意开展这种治疗。但长期调查显示,经过这种治疗后患者存活率没有提高。

1970s时,专家们开始发现可以针对的癌变部分(特定癌基因对应某一种癌症),从而与正常部分区分——靶向治疗,使用基因工程制造的抗体抑制癌细胞增殖(herception赫赛汀针对乳腺癌)。恶性HER-2基因会异常增殖,部分乳腺癌细胞表面布满HER-2基因。该药被证实显著有效。同样是靶向治疗,CM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被发现是两个染色体异常易位,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被发明,事实证明显著有效。

PS:乳腺癌的新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取出乳腺前哨淋巴结,判断癌细胞是否扩散。

第三集 寻找阿克琉斯之踵【为了便于理清思路,本文有局部顺序调整】

本集主要介绍了21世纪以后癌症研究的进展

一、靶向治疗

尽管人们了解癌症是由基因突变所致,但想要发现所有突变基因却不是那么简单。每种癌症可能含有50-100个基因的突变,所以之前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例如结肠癌就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所致。21世纪,人类基因图谱被检测出来,这是一个正常人体的基因组序列;此外,各类癌症基因组图谱也被逐渐发现,第一个现世的是脑瘤基因图谱。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除了此前被发现的致癌基因(“油门”,促使细胞增殖)外还存在肿瘤抑制基因(“刹车”,当其受损时无法阻止细胞分裂),它和致癌基因联合使癌细胞异常增殖。

另一方面,靶向治疗仅仅是循序进展,研发药物成本很高因此药物价格极为昂贵,并且患者体内可能产生耐药。医院里有财务导航员,帮助患者度过财务难关。提升基础研究的效率是解决药价高之道。这也导致了化疗仍然是癌症治疗的主流。

靶向药物的耐药:华制药针对罕见的肺癌突变基因,ALK基因,开始研发针对其的药物LDK。即便如此,许多类似药物会产生耐药,即该突变基因会变异(癌症的演变是动态过程),使药物失效。

癌细胞中基因的变异存在随机性,这些特定的突变赋予了癌症特性,即癌症的阿克琉斯之踵(突变给予癌症力量,但也是其存在漏洞),给精准治疗提供思路。约200个造成了绝大多数癌症的基因汇集到12条通路(由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共同形成的通路),针对这些通路可以找到打击点,适用于多种癌症。这个理论有助于未来科学家针对不同患者的所有癌症基因设计特定的药物治疗。

二、免疫治疗

癌症的复杂性决定了或许可以由免疫系统治疗(肿瘤免疫治疗),且该疗法不会产生耐药性。该疗法由最早威廉·科利提出。

1)史蒂芬·罗森伯格将研究集中于免疫和淋巴细胞,寄希望于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而不攻击正常细胞——抗癌T细胞。从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体内取出一部分肿瘤,从中分离并提取免疫细胞,培养大量抗癌T细胞。

2)不同于其他人试图激活免疫系统,吉姆·艾利森则认为存在某种机制(某种蛋白质)可能阻碍/约束了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如果去掉这些阻碍,那么免疫系统能够发挥作用,他研发出的yervoy可以量产。虽然免疫治疗仅对小范围的癌症有效(黑色素瘤和肾癌),但它提供了一种思路:将新基因植入T细胞(重新设计T细胞)使T细胞对癌细胞发挥作用,从而适用于所有癌症。

三、姑息治疗

是否要告知晚期癌症患者他们的真实情况?让他们尽量享受生命中的最后时刻。(It's treatable, not curable .)“姑息治疗”最早开始于1960s,直到现今才逐渐被接受。痊愈有时是帮助人们寻找一个好的死亡方式。

四、预防与早检查

研究者的重点从研发昂贵的新药转移到预防癌症。例如,1964年开始的戒烟运动,由于电视上存在大量香烟广告,于是根据法律上的“公平原则”播出了相当量的戒烟广告,最终使香烟广告再也不出现在电视上;吸烟量下降,肺癌患病率相应下降。又如,肥胖与多种癌症的联系,因此呼吁人们减肥。

但是,预防的局限性在于近40%的癌症发病原因尚处于未知。因此,科学家仍然致力于寻找致癌原因——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病毒是宫颈癌、肝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HPV疫苗被研发)、肠镜检查、乳房摄影术(年轻女性没有益处且易出现假阳性)、基因检测(在癌细胞出现之前检测到基因变异)(家族遗传性疾病是突破口,遗传性乳腺癌BRCA基因)便于人们早预防、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