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中认为电影的素材就是那些不能使电影完美再现现实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现实只有被艺术家转换成符号语言,加之巧妙的组合起来,才能呈现电影媒介本身的特性与观点。这深深影响了麦茨,即电影符号学的创立者。因为我暂时未学习到电影符号学的知识,对意识形态批评的学习也未深层探究,所以希望本次解读就像是一种对话,以一个观众介入创作的角度来对这部在戛纳,电影艺术殿堂大放异彩的罗马尼亚短片进行象征隐喻,和意识形态披露。
《威震天》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单亲母亲和儿子离开农村,到城里的麦当劳购买威震天套餐庆祝生日。但是儿子很想让父亲来参加生日,他便偷了母亲的钱包,迫使父亲前来……结尾巧妙的用黑屏辅以现场环境声,造成一个开放式结局,即“父亲来还是不来?”给予观众想象的空间。我相信大多数观众的想法都是,“父亲太渣了,肯定不会来!”这样的话短片就在悲剧性上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不失为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好短片。但是,这么简单的故事,能获得戛纳评委的青睐,绝对不是表面这么简单!这其中的父亲形象的缺失或者说迟到,以及伪善、虚情假意的作风,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隐喻。
该片作为短片,并不注重传统的对矛盾冲突、戏剧性的剧情刻画,而是使用一种手持式的拍摄方式,挑选记录了母子这段时间的过程,是平淡生活化的再现。从技法上体现出创作者对“真实”的追求,让人联想到历来欧洲电影追求真正的“电影”,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好莱坞为代表的的表现与幻想乌托邦式电影美学的对立。这是一种基于历史的基于民族性的高傲,而本片也是一个对欧洲传统美学拍摄的回归。第三个镜头恰好是对1895年卢米埃尔,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的再复刻,非常投巧,该片投的是法国戛纳,无疑是在当今时代充斥着特效、虚假美学的好莱坞大片与欧洲艺术电影文化的对立对抗中站在了戛纳评委(欧洲艺术电影))这边。有一趣事,1994年昆汀的《低俗小说》打败了张艺谋的《活着》,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在金棕榈的领奖台上被底下的观众或记者嘲讽。《火车进站》开启了电影的纪实美学,时至今日,我们能突破时间的流逝,看到那一张张等车下车的脸庞,依然能感受到和他们一样的情绪,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是其他艺术做不到的,因为电影直接呈现自己。
在中国,近来美国的好莱坞、漫威电影,迪士尼影业对人的(年轻一代)影响是巨大的,他们不仅通过电影媒介美化这个依旧在他们干扰下不太和平的世界,还用超级英雄,比如本片中威震天来自大片《变形金刚》,这对孩子特别是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孩子影响很大,电影里体现出的美式民主,超级英雄会误导孩子的判断能力,实际上是由美国意识形态控制下的电影媒介进行的软暴力输出。可怕的是这种输出已经由电影媒介转移到主题公园、ip宇宙、线下体验和产品研发之中,本片中的孩子玩着美国的擎天柱,背着蜘蛛侠书包,饭都不愿意吃,因为这些已经构成他的精神食粮。美国大片的可怕还在于区别于“电影”,它基本没有观影门槛,它的输出对孩子来说是没有抵抗力的,这其中的暴力可能会被孩子模仿,本片中的孩子出门要带玩具枪,站在路边等人搭车时还要模仿开枪射人,这都是社会危险的铺垫与影子。
孩子在本片象征着全球化下被“美国意识形态控制的新一代”,妈妈则是被“美国抛弃的罗马尼亚旧一代人”,爸爸就是“美国”。罗马尼亚位于东欧,苏联解体前华约的组织成员,是在社会主义领导下的国家,人民淳朴务实,就像开车搭母子的司机那样,“我从小就是相当司机,现在也这么想。”东欧剧变后,大量华约阵营中的国家人口流失严重,大量人口前往发达的西欧打工,大量欧美商品打进本国导致本土去工业化。罗马尼亚分别于2004、2007加入北约和欧盟,结果并没有为自己带来多少实惠和好处,反而被德国和法国这样的西欧国家横加指责。2008年美国再次出现经济危机,又将甩锅给欧洲各国,欧盟中的大国又会让小国承担大量……本片的麦当劳就像是美国设置在罗马尼亚的“殖民指挥所”,美国人要你干什么要给你什么,你都得接受。“威震天套餐”不卖(卖完了),只有“擎天柱套餐”。因为威震天在电影里是反派,在导演的意图里就是“美国本国”,反派怎么会直接把自己(坏的一面)卖给(展现)给你,他给你一个虚假的正义(擎天柱),用来迷惑和控制罗马尼亚新一代,是一种软性殖民行为。孩子甚至通过偷(对抗)母亲(旧一代)去迎合美国,父亲的承诺(美国)带钱(资金帮助)是一种幻想……导演敏锐地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孩子们的行为,加上自己作为一个艺术领域创作者对国家前途的责任感,用符号语言编制成了这样一部外表简简单单,但实际上血泪控诉的电影,是能牵动到评委们的注意的。
信仰已经改变,美国成了主宰罗马尼亚的新一代上帝(家里的圣母像)。等待父亲的时间是黑暗无期的,母亲也只能用家里的喷壶来保持苹果表面的新鲜,却不能阻止它内部的腐烂,她只能用力的蹬车,去追上可能根本追不上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