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小制作的A级网剧,即使抛开导演在桌面之下的那些心思,利用京圈公主,置换行业资源;诈骗流量男主,吸引粉丝热度;抛弃原有故事内核,强捧男二埋伏新剧;塑造众合拼盘宇宙,刷脸式预热贺岁档,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不值一哂的小巧思之外,更悲哀的却是:
以本剧导演和编剧为代表一支的,中国劣质电视剧制作生产线,对于现今社会矛盾和人类情感纠葛的探索勇气和理解水平,已经完全支撑不起他们在职场,家庭,爱情等,任意一个话题上,有质量有深度的延展哪怕10+集的有效剧情,遑论人物塑造和台词打磨。如这般交缠错乱,而最终左支右绌。
回看堪称时代经典的大卫芬奇作品《搏击俱乐部》,同样反映现代社会个体身份迷失,描述理想主义在消费主义桎梏的裹挟之下的艰难挣扎,流露同情与赞赏,不忘批判和自省,被压抑至扭曲,癫狂又回归温情,更能体会真正影人内心的敏感丰富沉重轻盈,但惊觉那!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造成这一切的,除了资本的无脑逐利,流量营销的逆淘汰,从业者个体人格和职业操守上的缺陷之外,更重要的是,创作者甘当傀儡,失却本心,忘记最基本的,做为人的敏感灵魂,而带来的“根本上的创作限制”。
简言之,一群猛一看在大肆赚钱,但其实艺术生命早已消亡的行尸走肉。
-----------------
(更新)
而如果本剧的卑劣仅限于此,或许不会令人如此愤恨。更为可恼的是,导演和编剧作为庸俗主义的投机分子,利用当下社会热门问题的各种标签,把类似理想主义+大女主+职场牛马+不婚主义+脱口秀+霸总,这些热搜关键词作为时髦饵料,带着后面一股脑整锅端的地沟油大杂烩,扔到他们以为饥不择食的观众面前。
只为挑起舆论争论和关注,却不负责思考社会问题的背景,纸片人的行为逻辑;不探究人物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恐惧什么,任由主线人物随波逐流;忽略主线人物的目的/使命/动机,剥夺其在故事线/叙事情节中穿行的驱动力;甚至完全拒绝主线人物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积极能动的力量,变成只用消极被动对周遭环境给出反应,扎一下动一下,不扎就继续躺着的草履虫。
剧里的人物被要求作为零件,安插在社会上,她/他们埋头于社会要求自己做的工作——无论她/他是一个学生,一个老师,还是一个职员,一个广告公司老板,都有属于她/他自己需要耗费生命去做的事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也不想思考为什么自己要这么活着,也许是因为师长的劝导,也许是因为社会的趋势,也许是因为金钱的驱使,总而言之,遵循布朗运动的轨迹,走上了一条自己看不清楚的道路。
在这里,除开已经下十八层地狱的棒喝最初三成员以外,没人有心情接触没用的东西,非专业的知识和形而上思想和艺术;爱被摆上了谈判桌,自由意志被扔在垃圾堆,所有人不断重复着上一代的所作所为,让社会保持稳定而绝望的状态;而庸俗主义这种单一取向和拒绝反思的人生态度,被标榜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最高生存法则。
导演则顺势将庸常观众拉入了“嫁给哪个男人是对的”,这种无意识的狗血设定大讨论,并且借由玩弄“现实生活”的大棒,利用法西斯式言语暴力和价值独裁手段,批判和攻击剧中任何一个已经觉醒或者试图逃离恐怖鬼祟世界的角色,以及所有抱着一腔热情打开这部剧的观众。犹如对待巴甫洛夫的狗:想要磨灭一个人的反思能力和自由意志,你只需要给他的每一次反思和自由意志都施加惩罚即可。
这才是这部剧最令人恶心的地方。
卑劣影人的狂欢,普通观众的悲哀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