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迷律政剧,看了《正义的算法》和《legal high》,思考了许多写下了这篇感想。这两部剧在网上的口碑很好评分很高,我不否认其中出彩的部分,但是我也想指出这两部剧里客观存在的厌女思维,我们不应该被表面的皆大欢喜所迷惑,顺势吞下这些以成长为名的pua。

《legal high》中,古美门对小黛的毒舌教学本质是一场性别规训。他称黛为圣母、蠢货,嘲讽她的身材没有x吸引力,这些看似喜剧化的攻击实则是两人权力关系的暴力展演。男性导师通过贬低女性学徒的智商与道德感,巩固自身权威地位。正如福柯理论中所揭示的,羞辱是权力有效的规训工具。

剧中小黛始终以学生姿态接受羞辱,甚至将古美门的辱骂视为成长的必经之路,把在其事务所所遭受的一切归为“变强的修行”,这种叙事逻辑,恰如现实中职场性骚扰的经典话术:“骂你是为你好”。当观众磕到这份傲娇师徒情时,事实上在默认女性必须通过承受羞辱完成社会化。

《正义的算法》中刘浪对林小颜的压制更隐蔽:他一面嘲笑她正义过剩,一面又依赖她的道德光环完成自我救赎。这种恶男需善女拯救的叙事,本质是将女性工具化为男性成长的催化剂。可悲的是,弹幕中嫌弃林小颜圣母心、辱骂她拖后腿的比比皆是,却对于刘浪的各种恣意行为表现出包容,体现出观剧群体不自知的厌女症。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这两部剧中对于女性身体的凝视态度。两部剧不约而同地将女性身体作为冲突焦点:首先是外貌羞辱,古美门对于小黛、前来应聘的助手的外貌拉踩自不用说,刘浪也动辄调侃林小颜土气造型,泡面头,均将女性价值与外貌绑定。古美门办公室的泳装秘书团、刘浪频繁的风流情节,都将女性降格为性资源。当观众发弹幕刘浪好风流好会撩时,实则在消费女性身体景观。更让我不理解的是,在刘浪带美女回家在家门口偶遇林小颜时,居然有人用正宫去形容小颜,并觉得刘浪放弃新欢帮小颜解决问题是一种爱的表现,“太好磕了”,这种钝感让我觉得无力。

此外,《正义的算法》中对林小颜的默认母职绑架也十分频繁。林小颜被塑造成一位天然母爱泛滥的照顾者,比如自动担任了良良的代理母亲的角色并且没人觉得有任何不妥,这何尝不是对单身女性的母职惩罚。

《Legal High》中的几个案件也让我觉得很不适,如整容离婚案,古美门为维护男方改善基因的择偶权,将女性身体物化为可交易的资源。当他说爱美是人性本能时,实则在为父权审美背书。如一女三男姘居的官司更加体现出浓厚的厌女思想,那三个男性看似很驯良,其实根本没有把他们共同的妻子当做平等的人,只不过作为唾手可得的性资源和家庭劳动力而已。那个女人以为自己被许多男人爱,其实也只是对她利用罢了。最后领养两个男性、大家一起包饺子的情节也是令人哑然。

在这两部剧中,女性总是温驯的、柔和的,女主角们都存在情感阉割的症状,小黛被辱骂后只会瞪眼跺脚,她从未表达实质性愤怒,林小颜亦然,遭遇职场歧视时,选择用可爱生气化解冲突,这和前段时间愤怒情绪被消音的兔子警官有什么区别?这种去愤怒化处理本质是剥夺女性的情绪正当性,社会始终恐惧愤怒的女性,因此将她们驯化成无害的傻白甜。当观众发弹幕吐槽女主好烦时,实则在惩罚女性打破情绪稳定的规训。

从神崎直到小黛到林小颜,2025年我们还需不需要正义无暇的傻白甜女主?我想真正的进步不是取消性别差异,而是允许女性像男性一样复杂,她们可以精明算计,可以暴躁易怒,可以不道德但专业。如果有一天,女律师也能像男律师一样理直气壮地混蛋,当某天荧幕上出现满口脏话、自私好色的女版古美门、而观众不再说她“没有女人味”时,或许我们才真正触摸到了正义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