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总能在不同的电影美出不同的感觉...而在这部中她和刘嘉玲演出两种不同的性格却同样对爱情执着地女性

苏丽珍小心翼翼地询问,即使不结婚也想要在一起,在许多不为人知地深夜一个人悲伤和那关于“一分钟”的自白...爱得有些卑微,也令人心疼。尽管在爱情上,我始终觉得一旦一方卑微起来,那最后可能很难稳固地发展下去,但看到这一幕幕真的心情十分复杂。而电影最后那个电话响起,她究竟是真的“复元”了,还是仍然没放下想再次找超仔倾诉呢?

咪咪则是有些娇蛮,开始显得有些势利(最后走进他家的房子,说不过如此的时候,那一幕真的演活了...),直到最后始终大胆追求着爱情。但透过那场雨夜的迷失,或许这样坚强的外表下,也因爱情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创伤”。

王家卫电影看完常会激起你对爱情的思考与反思,而不是那种刻板印象中文艺片所谓的“矫情”。我时常想(纯粹自己的想法,轻喷),像苏丽珍和咪咪(和歪仔)这样有点放低姿态的爱,真的是一种正确的形式么????如果爱是两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灵魂的碰撞产物,那当一个人为另一个加上层层的枷锁(不具褒贬义),而离这个人应有的本质越来越远,真的还会有动力去坚持么...或许人们渴望灵魂契合,不止是因为那种相互的吸引力,也可能是不想偏离轨道太多,而寻求的一个舒适区域。

而电影的主角,“无根鸟”,阿飞则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角色。他散发着魅力(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会撩这一点????),有着自己的原则和执著:永远地记住那“一分钟”和我们角度看来有些虚无地坚信自己是只无根鸟,总会飞起来(尽管养母和超仔都已经尖锐地指出,他根本不是一只鸟)这样荒诞地执著的确也有超越价值判断的意义和震撼(可能因为语文小组作业,而了解了些加缪的思想????虽然感觉两者其实关系不大,但的确给了我看待这种行为的一个新的角度)。然而他的核心却是近乎空的,华丽的外表下,只有那个信念苦苦地支撑。

无论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还是生活中,曾见过那些不断强调生活的“无意义”,而放纵地追求各种感官享乐的人。叔本华式的哲学秉持着快乐永远是否定的思想,将所有欢愉视为海市蜃楼般,而那些随之而来更深的痛苦才是有质量的。张国荣电影里眼神在灵动和空洞的切换,身体的欢愉后则是内心更大的空虚感。其实自己内心始终有点瞧不起这样的人(虽然自己也没做得很好)...难以认可这样的价值,或许也是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执著和成长的环境。但总觉得人生应该多做些事,多尝试,而不是沉迷于钻牛角尖式的思考,或许很多成一家之言的人是这样做得,但可能觉得大部分人还是普通的吧,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成长,我想可能是摆脱这种无意义生活态度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