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是凌晨两点半,我一直在想怎么写这篇影评的结尾。《赤月青日》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以孩子为题材的最震撼到我也是最让我感到愤懑不已的电视剧。最后,我还是想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1、要维持好妻子、好母亲的表象原来如此艰辛

冰冰曾经在去年十月份发布的影评《找到你》:当下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做个好母亲有多难中提到过,无论是职场精英、精英阶层家长的全职主妇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普通妇女,在当下的社会中想要做一个好母亲谈何容易。

在《赤月青日》这部电视剧中,我觉得导演和编剧想要讨论的是母亲的精神困境。

在当下的社会中,女性需要努力工作赚钱共同为了家庭的生计而出一份力。但可笑的是,传统文化中社会赋予他们的养育孩子、辅佐丈夫、照顾长辈这些社会责任并没有减少,她们甚至还需要负责所有的家务。

在男权社会之下,她们需要努力维持住一家人的体面。如果在外头让家庭失了颜面,女人就立马落入千夫所指的局面。本剧开头第一个小故事中,孩子从楼梯上摔下后老师怀疑其可能心理上有些障碍,随即被送往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就诊。但这位母亲为了不想邻居对他们家指指点点,宁可让孩子中断治疗。

...

2、随处可见的“父亲缺位”现象

在《赤月青日》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里面的每个小故事中一家之主们都是缺位的。他们要不就是忙于工作没有参加家庭生活、要不就是家暴妻子虐待还在,就连女主那个模范丈夫最终也以出轨女秘书和她离婚结尾。

在《找到你》的影评中我曾经提过,当代女性之所以被逼迫着做“选家庭还是选事业”这道选择题,是因为整个社会默认母亲就要比父亲承担多得多的养育责任。相较于社会对女性近乎苛责的要求,对男性的包容简直可以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假如你有在近期国内综艺节目,就知道大家对男人有多宽容了。

记得前两年亲子栏目盛行的时候,爸爸带孩子上的节目叫《爸爸去哪儿》,妈妈带孩子叫《妈妈是超人》。

凭什么当爸爸找不到北就正常,当妈就得变身超人?明明是同样珍贵的生命,难道作为女人就要廉价一点吗?爸爸带孩子玩一会就恨不得给他发个好爸爸证书,妈妈要是孩子有点头痛脑热了,家人保管奚落埋怨她对孩子不上心。更有甚者,除了提供基因以外,全程都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之中去。

...

车友京家中的合照中并没有父亲

影片里,车友京家中的合照是继母、妹妹还有她,并没有父亲的出现。在妹妹由于继母的家暴而猝死之后,他做的只是惊慌失措的埋尸和想法设法地掩盖这件事情。

如果他在发妻去世后新妻子到来时,能对孩子们多一些关心就不难发现小女儿身上因为长期被家暴而出现的斑斑淤青;

如果他能尽早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也许他就可以和新妻子多多沟通疏导开妻子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让一家人真正成为一家人;

如果他能在事发以后,将车友京送去正规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治疗,某些程度来说也可以避免她之后人生中出现的悲剧。

但这一切都没有如果,小女儿死了大女儿的记忆大面积缺失,而那个杀害自己亲生女儿的新妻子带着她自己的亲生女儿狸猫换太子一般的顶替了自己小女儿的位置。你们知道有多可笑吗?最后由于超过了法律追诉期继母并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和女儿相认以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相比较于车友京的爸爸,河娜的父亲则更为吓人。酗酒嗜赌还家暴,杀死自己还在襁褓之中的幼子后当着妻子和幼女的面埋尸在后院,还威胁她们说如果说出去就杀了他们。剧中另一位小女孩的父亲,居然为了骗保生生掰断自己女儿的手指。

如此暴力的丈夫/父亲有一个特性:收入少,甚至还没有妻子多。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做,周末也不在家中分担事务。当感受到妻子的怠慢时就大发雷霆,以此来重申自己的男性权威。

...

3、家暴是投射在孩子人生中永恒的阴影

剧中的女主角车友京从小就遭到继母的虐待,虽然她失忆了但是潜意识里应该还记得自己的亲妹妹也是惨死在这位继母之手。即便是她长大了,只要继母一动怒甩她一巴掌,她就会立马像孩童时期那样一面口中不断地说“妈妈,我错了”一面不停地搓手讨饶。

她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只知道这样诚恳地道歉也许可以免除一顿毒打。长大后的她似乎也并不清楚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只是道歉和乞求原谅已然成为她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细数一下见诸媒体近期的一些家暴案件:温州乐清市海鹰救援大队发现一名惨遭家暴的13岁男孩小靖(化名),瘦小的身躯伤痕累累;触目惊心的三分钟视频,深圳宝安区某女孩反复在父母毒打后站起来再接着被打,身边的哥哥却像见怪不怪那样熟视无睹…

乐清市的那则家暴案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发生在深圳的那则家暴案却让我记忆犹新。根据后来对事件的深入了解,原来孩子的母亲就经常遭到来自丈夫的毒打。原本想要离婚的她因为怀上了小女儿,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我在揣测这位母亲在毒打自己女儿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因为无法在丈夫家暴自己的时候还手所以选择向更为弱小的女儿伸手么,还是说对于这个自己离婚道路上的阻碍产生了本能的厌恶?

我不知道关注这则新闻的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件事情,被打的孩子始终是女儿但这对父母从未伸手碰过一下儿子。我不知道是碰巧视频截取的刚好是女孩儿被打的画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事件中还有彻头彻尾的重男轻女思想在里头!

2016年生效的《反家暴法》将向有关部门告知家暴行为变成义务,其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未及时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从这个上头那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来记者采访了邻居和这家人的朋友他们均表示之前见到、听到、知晓这家孩子被打的事情,但并没有想到要去报警。我想也许大家都觉得家暴,无论是丈夫打妻子还是父母打孩子都是人家关起门来的家务事,外人是不能也不需要去插手的。

...

关于家暴法的普及和推广已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我也希望为人父母的成人们能够妥善处理好和配偶和孩子间的关系。孩子是稚嫩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孩子在父母身上习得的观念、习惯、言语的方式等等,会影响他们直至生命的终结。

孩子不是物品,父母更不是所有者。我希望准备做父母的成年人们考虑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也愿每个孩子都在没有阴影的蓝天下幸福地成长。

(本篇完)

喜欢影视剧、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后妹纸,喜欢一切新奇温暖的事物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