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去了解Anne Lister的真实故事和相关历史,所以只想聊聊对这部剧和剧中角色的想法。很好奇Anne Lister的日记,我以后看了原著应该会对她有新的认识。

一、关于改编

绅士杰克改编自Anne Lister的日记。很多改编自作家传记的影视会死板地放一些主角用羽毛笔在纸上“嚓嚓嚓”写字的镜头,而不会将原故事媒介(文字)的特性展现于叙事和拍摄方法之中。绅士杰克在这点做的很巧妙,日记的特点贯穿于全剧,让我感觉真的在阅读Anne的文字。

女主会突然望向镜头,向观众直接传递她的情绪。在做生意时,她会沾沾自喜地朝观众眨眼。在被Ann的话语可爱到的时候,她会轻轻地皱着眉头看着观众,告诉我们她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对方。而在和Ann或者前任争执过后, 她又会绝望地望向观众,泪水在眼中打转,让我们为她感到揪心。上一次看到这么巧妙的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还是菲比的伦敦生活。这部剧用这个手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也许Anne设想过后人会读到自己的日记。日记具有第一人称视角和直率的情绪表达,读起来是会有这种被原作者凝视的感觉。

这部剧有很多很多镜头是关于信件的:佣人们送达信件、Anne的姑姑拿着眼镜读信、Anne和Ann在寄信前讨论措辞。信在情节中很重要,信推动了Anne生意和家庭事务的进展,也连系了她和现任/前任多位女朋友之间的爱慕、牵挂和思想碰撞。Anne Lister是一位超越时代的人,但是本剧提醒观众,时代背景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女人如何脱离孤立的处境,也决定了一个女同性恋怎么找到爱人。就像现在人社交需要玩各个app、收集很多表情包、掌握当下流行的网络梗,当年的Anne Lister非常擅长写信这一交流方式。她有潇洒的字迹,善于在信里用适当的措辞来索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也非常珍视这种交流方式。她送了Ann一个定制邮戳印章,让Ann对她俩的关系更有信心,也让Ann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更有信心。正是这一点,最终帮助Ann战胜姐夫、获得自己应得的财产。

绅士杰克的风格类似唐顿庄园等英式时代剧,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环环相扣的家庭琐事。这一叙事特点和Anne的角色形象很搭:Anne热衷于管理大小事务,在做生意时非常要强,在写日记时更是把记录的时间精确到几分几秒。每当欢快的配乐响起,Anne就戴着礼帽,提着拐棍,昂首挺胸地出现在观众眼前,她大步走着,向管家、厨师、医生、车夫还有走廊上的狗狗一一问好。这些画面在观众心里勾画出了女主的背影轮廓。

二、关于“主角光环”(protagonism)

看到有冲突的部分,比如说Anne和Rawson兄弟的商业竞争还有Ann企图脱离姐夫操控的情节,我会特别紧张。因为和异性恋合家欢喜剧还有男性主角的超级英雄片不同,女同影视剧里的角色真的会噶掉。有的时候一人赴死,有的时候双双殒命。本片欢乐的片头和密集的笑点都不能让我放心。一开始的时候,还觉得Anne的作风和开放世界RPG里的女同玩家一样,先捏脸找一身帅气的礼服套装,开局做支线刷钱刷经验,然后转一圈寻找可攻略的女性npc刷好感度。Anne的处事能力和人间清醒让我产生一种幻觉,以为她活的很轻松,以为她无人能敌。直到有一次,女主和观众的“悄悄话”时刻被一个挥着拳头的男人打断。那个男人最后被Anne的反击吓跑了,但是我们也第一次目睹了Anne无法控制的局面——她满脸是血,眼神中夹杂着恐惧和愤恨。从那以后,我开始提心吊胆,担心Anne做生意会亏钱,担心Ann会被亲戚占便宜……

可以说,Anne的主角光环是自己赢来的。Anne Lister坚持记录并妥当保管自己的日记,今天的我们才得以听到她的故事。剧中的Anne凭借自己的见识、口才和不服输的劲,去完成了一件件当时大多数女性不会做也做不到的事情。她去挑战城府很深的商业对手,去直面散播传言的七大姑八大姨,驱赶了觊觎Ann财产的男性追求者,在股东会议上大声表明自己的立场,还在神学课上教女孩们几何。

三、关于女同性恋

Anne作为主角最闪亮的一点,不是上述战绩,而是她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里,能够做自己,爱自己想爱的人。

绅士杰克的一些剧情很治愈,甚至可以说,Anne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治好了我内化的恐同心理。现在欧美国家的彩虹运动,主张同性恋乞求主流社会的包容。社会的进步当然会让女同的生活好过一些。但是这种乞求他人接纳的心态,有可能会让一个人没有底气去争取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很多网友唾弃的“政治正确”,并不是每个地方的人都享有的。女性要想获得主体性,要想获得自由,第一步就是要做到自适。剧里面最打动我的台词,是Anne多次告诉Ann:我们不需要躲藏或者避嫌,我们只需要大大方方地活着,分享自己的快乐,企图造谣生事的人很快就会觉得无趣而不再针对我们。Ann角色的转变,是被Anne影响启发的过程,也是她自己获得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刚认识Anne的时候,Ann做噩梦,害怕她俩会因为同性之爱被教会抓去吊死。后来,她俩的亲密行为被姑姑看到,Ann不再感到羞耻,而是放声大笑。再后来,Ann有了足够的勇气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对Anne的爱和信任。

妻妻合心,其利断金。剧中很多人用戳穿两人关系的方法威胁她们,企图剥夺她们的钱财和自由。那些反复诋毁女主操控爱人的男角色,才是真正的心机俵。反正不违法,两个深爱着彼此的女人一起生活,一起理财,一起发展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四、关于前任、姑姑和姐姐

女主的前任们各有各的特点,她们和Ann之间也许有相互的羡慕,但是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狗血,只是都想占用更多和Anne独处的时间罢了。

Mariana是一个有意思的角色。看的时候我会感到后怕:Mariana的现在会不会是Ann的将来?Ann会不会被迫嫁人?而哪一天Anne会不会觉得Ann满足不了自己(not enough for her)?

Anne(在和Ann刚认识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去看Mariana。她和Mariana光着腿躺在床头,依偎着彼此。我觉得那是一个特别温馨自在的画面。Anne在各个地方都有可以依靠、可以吐露真心甚至搞点暧昧的朋友,羡慕死谁了。

女主在家里有姑姑和姐姐的支持。姑姑会把Anne在外游历时写的信一遍又一遍朗读, 还会帮她梳理感情方面的事。姐姐虽然经常和Anne小吵小闹,但面对外人的诋毁,她毫不犹豫地站在了Anne的那一边。

五、关于心理健康

男性习惯于以女性“精神状态不稳定”为由,对她们加以操控。剧里面Ann的姑父就很典型,认为Ann的抑郁症意味着她必须和“家人”一起住。Ann的状态有了明显改善后,他还断定Ann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参与家产的分配和拟定自己的遗嘱。姑父看不惯Ann的幸福,觉得她和Anne共处时的快乐不是纯粹的快乐,而是Ann在Anne操控下的“反常”反应。

享乐不是罪。要去追求自由,去爱和被爱。即使所有人都在背地里喊你Gentleman 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