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部电影自传 。伍迪艾伦的表达欲和真实所希望的反馈其实都在电影里,但在现实中他自己又感受不到创作的美好结局的真实,所以用一部又一部爱情喜剧跟观众摇旗:“来看看我性感而又富有哲思的大脑!但也别主动成为我俱乐部的一员。”结尾还不忘来上一句“艺术创作总是希望弥补现实而变得美好的”

...
弗洛伊德:作者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变成任何人

另外有几个点真的向他学习:把电影院高谈费里尼与媒介的男人拉出来和麦克卢汉对峙的时候真的太爽了(即使那个男人的台词就是伍迪艾伦本人的观念 看到那一节还以为是艾维脑子里长了个小人在跟他自己对话)“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都能如此该多好”!

...
想送给每个装逼的人的场景

天台上的潜台词好真实。通过兴趣话题的弯弯绕绕,实则脑子里早就建立起自己的评判标准

...
男女的潜台词对比也挺有意思的

以现在的视角看之前的回忆是我一直想尝试的 事情,第三视角的重新回忆有时荒唐的令人发笑,有时是无法改变的无力(跟解构爱情狂里的感觉有点相似)

...

分手后的撞车与童年碰碰车影像的重叠,夹在其中四处碰壁的窘迫和莽撞,害怕之处莫过于长大了却仍走不出童年所经历的阴影,那也是全片我觉得最能展现导演能力而非编剧功底的地方(分屏展现矛盾与对比是第二点)

...
这个蒙太奇太有感觉了
...
割裂与不平衡的矛盾

对于一个城市的疯狂热爱。伍迪艾伦是真的很喜欢纽约吧,哪怕总有人说“去感受加州的阳光”“纽约是一个正在消亡的城市”他仍旧期待在这里发生故事,哪怕去支持在七十年代后期走向下坡路的纽约尼克斯…

...
洛杉矶和加州疯狂躺枪
...
写台词的时候应该很爽 毕竟是找到了自己与最喜欢的城市的联系

对于一些沙龙的极度厌恶。能看的出伍迪艾伦本人应该挺痛恨这种聚会形式的,宁愿听一些业内人士侃侃而谈,不如直面自己的欲望:“你干嘛老是把我的动物归类到精神分析呢?”所以他拒绝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2020年了他也仍旧要在纽约的一个下雨天里再次表达他讨厌的有多深沉。

...
我嘲讽我自己(顺便还嘲讽书评家)
...
弗洛伊德多次被cue

目前看过的伍迪艾伦(除了开罗紫玫瑰)都打的是四星,说来奇怪的是他并不算是我会喜欢的那一挂导演,但每次看都能想起点什么,还每次都能在他那么多电影中挑到自己感兴趣的下一部,可能也是在期待能有一部超越我心中的《开罗紫玫瑰》吧,如果突然对他的电影不爽了可能是要来例假了?…(just a jo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