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分。


很多人说这一部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pete饰演的桑尼参加赛前会议,全体工作人员向学生等待公开课教授发言一样,等着桑尼说plan c(笑)。

pete那条线确实是个人英雄主义,但是Joshua那条线其实恰恰是这个天才车手从单打独斗式的英雄主义到学会团队合作的人物弧光。

一开始这个黑人小哥Joshua是不屑于桑尼当他的队友的,甚至在保住自己名次的时候丝毫不管队友和车队整体利益。


但是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天才的车手,他并不是传统那种恃才傲物到反派形象的小丑,相反他是那种看起来不在乎学渣努力但其实紧盯对手防止被对方超过的心机学霸。


当他看到桑尼的车速在提升,他马上去模拟室要求按照桑尼的参数给他模拟,当他受伤之后,他去看桑尼20多年前重伤的视频,而且一遍遍听车内录音复盘自己为什么会失去控制导致车损受伤。而且当他看到桑尼的全身心要争取名次同时输掉那次赌博重新确立自己是第一车手身份时,他马上从经纪人表兄弟给他准备的夜店活动中退出,他要投入全部注意力在比赛上。


其实我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具有真实感的天才车手,有社交媒体时代的摆拍作秀,也有自己第一团队第二的自私属性,也有对别人优点的快速模仿学习能力,是一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加上他的天赋,这就是他能成为f1车手的原因。

而Pete用不被Joshua承认的行为,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他一点点。

最后阿布扎比站,他其实没有计划过要牺牲,但是Pete唤起了他心底对赢的渴望,一个赛季已经即将结束,是二十四站比赛从来没上过领奖台,车队所有权易主,他去找下一份工作——当然他也能找到。还是殊死一搏,为了车手的荣誉,保证至少车队至少有一次机会站上冠军领奖台,他在那几秒间做出了选择。


这也是他实践了teamwork,印证了那句话f1 is all about teamwork,drivers,engineers and mechanics work together seamlessly.


所以我看到的恰恰不是Pete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隐藏在他传奇光芒下的,他带着设计师,工程师和技师一起晨跑感受风的teamwork.

这其实是被没有参与进来的Joshua看到了和学习到的,Joshua不愿意承认桑尼是更优秀的车手,但是他正在悄悄模仿他,最终也实践了只要求车队能赢分,胜利以外一切都不重要的竞技精神。

Joshua的线其实拍的非常好,但是pete的线还是太流于俗套了,pete完全还是《好莱坞往事》里的那么一个形象,用我朋友的话说就是“年长,别人觉得你是快报废的东西,但你有经验和独到的天赋,always know better,看向Joshua看似礼貌的微笑, 传递出来的其实是对年轻莽勇的一些善意嘲笑”。pete的形象还是太符合一个西部片闯入者的设定了,事了拂衣去,不带走一片云。

电影本来就是造梦的工具,它编了一个太不可思议的梦,通过春秋笔法把这样一场赛季末无关痛痒的比赛通过倒计时包装成决定价值几亿美元车队控制权的重要比赛。

说到底,这就是一年24场比赛的最后一场。桑尼只是赢得了一次分站赛的冠军,而看起来被约书亚通过同归于尽的方式脱下神坛的汉密尔顿,他赢得过7个年度总冠军,这样的分站赛冠军,他赢下过105个。桑尼的人生最耀眼的一天,只是汉密尔顿生命里普普通通的105天中的一天。一辈子从来没有赢过的小人物们拼尽全力赢下一场胜利和尊重,我甚至看出了一丝周星驰电影角色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