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少年的你》,还是有不少触点,这是一部校园欺凌的电影。

说起校园欺凌,这是一个敏感又让人头疼的话题,经历过的人,那种恐惧与无助,只有自己才能深刻体会到。

特别在青少年心智不成熟的时期,这时造成的伤害反而是最大的。对于欺负者,他是没有犯罪的概念的,也意识不到后果的严重性,往往这才是最让人恐怖的点。

...

为什么说18岁才是成年人,因为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在意识、概念、自我约束都有了质的提高,一个人有了自我约束力后,才是成年了。

在电影中,有很多镜头给到学霸陈念、野痞小北、优越魏莱,他们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关系人。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都不好。

陈念的母亲做微商卖劣质面膜,欠债追讨,东躲西藏;

小北从小父母离异,因为带着小北,他母亲嫁不出去,后来抛弃小北,自己出逃了;

魏莱是这些人当中稍微好些的,家庭条件优越,但感受得到,家庭温度冷冰,父母经商,间接导致魏莱也是两面派,欺软怕硬,两面三刀。

电影中,从胡小蝶跳楼开始,给校园欺凌下了一个定调,校园欺凌本身是一件很恶劣的事情,应该要受到重视,这是会严重到闹出人命的。

胡小蝶跳楼后,陈念因为给胡小蝶盖上衣服,引发了魏莱的不满,导致陈念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

这里我很欣赏陈念的勇气,换做一般人,知道这其中的道道,是没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让自己被盯上的。但是陈念站出来了,面对黑恶,即使害怕,也会鼓起勇气说不,用行动反抗。

...

为什么这份勇气可贵呢?

在学生时期,其实是特别无助无奈的时期,你没有更多其他的手段保护自己,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了正义让自己陷入困境,甚至有生命危险,影响前途,谁会这么选择。

陈念站出来的示范效应,不单止给反抗欺凌的人有了勇气,也让那些欺凌者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作恶不可能永远只手遮天。

影片中,大多数人,都是懦弱的,因为害怕,因为恐惧,因为势单力薄,因为前途等等,太多的考虑了,在正义与黑恶面前,选择明哲保身。

再对比野痞小北,混混出身,面对不公义的事情,他会站出来,不服输。即使被打,但一定会打回去。从这点上看,小北在大是大非面前,内心反而是善良的。这么一对比,是不是有点讽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是什么人?

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魏莱对陈念的欺凌推到了高潮,剪头发、拍裸照、打骂欺辱,这也为后面,陈念错手把魏莱推下楼梯置死埋下伏笔。

老实人往往就是这样子,你越是忍隐,就越会受到欺负。忍隐的人往往也是极端的人,没有发泄的出口,最终只会导致极端,很多自卫杀人都是这个情况。

所以,合理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也有很多技巧。****不要一味的忍隐,要学会拒绝,学会说No,这才是你安心做老实人的前提。

人在少年的年纪,往往也是最单纯的年纪,为对方付出,可以不惜代价,甚至是坐几十年牢。

小北为了帮陈念走出去,自己背上所有罪名,数罪并罚起码要判几十年,这时小北内心虽然恐惧但很坚定。

也许只有年少的时候才有这份勇气和决心,成年人因为顾虑太多,一般是不可能帮另外一个人扛几十年的监狱生活。

只有陈念走出去,小北才不算输,这里可见野痞小北,内心也是渴望改变的,渴望自己也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支柱。

...

影片的最后,陈念以632分考上北大了,但她没去,因为良心,因为正义,因为爱,她选择了自首,由于她本身是受害者,又是未成年,所以只判了4年,和小北一起,几年后都出狱了,陈念也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教书,而小北则是一直跟在陈念后面守护她。看完整部影片,还是挺震撼的。

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演技都是在线的,易烊千玺也爆发了自己的小宇宙,展示了自己的潜力。

影片的寓意和启发,我总结以下几点:

1、原生家庭很重要,孩子的成长环境会反向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在价值观还没形成前,一定一定要好好引导,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想挽回就很难了。

2、校园欺凌一定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从政策到落地,一定要有贯彻方案的决心和觉悟,孩子的校园环境不可忽视,校园欺凌是很恶劣的事情。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多和向上的人一起,要是小北没有遇到陈念,小北以后只会越来越恶劣,心中的一点点善念会慢慢被抹掉,彻底变成社会抛弃的人。

4、处于学生时期,要学会合理保护自己,遇到不合理不公义的事情,不要轻易妥协。你越妥协,黑恶越猖獗。

5、影片中引发的思考,不单止是校园里的事,在校园外社会上,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也要有勇气,对黑恶说No。

最后,如果你也看过这部电影,有什么想法和感悟,也欢迎在下面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