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902篇答案,真的值得深思。6月的时候,我就在说:为什么今年韩剧写得很少?因为真的没什么让我喜欢到,哪怕忙得头秃,也想肝着写出来的新韩剧。甚至连快乐下饭的剧都很少,海外和国产都是如此剧荒。上次提到的下半年的期待韩剧,播出的都不尽人意。丁海寅、具教焕主演《DP2》,可惜了
裴秀智、梁世宗主演《李斗娜》
也就剩正准备播出的简单粗暴式的视觉刺激了:朴叙俊、韩素希主演《京城生物》
宋江主、李阵郁演《甜蜜家园2》
还有《鱿鱼游戏2》,主演阵容相当豪华,影帝一抓一把,李政宰、李秉宪、魏化俊、孔刘、任时完、姜河那、朴成勋、梁东根。
在这之前,挑挑拣拣,还发现了一部可以追的剧。《非法正义》

...
南柱赫,李浚赫,刘智泰,金素辰替天行道的剧多到审美疲劳,讨论法理情和程序正义结果正义也不稀奇,翻来覆去能探讨的论据,也提到的差不多了。但是,这部没想到全员都是各种各样的疯批,有意思!绝对的力量碾压的男子力,不分性别搞事业的狠绝,真的是畅快。01 全员都疯批比起一上来就很有存在感的非正常人类,说实话,隐藏自己于平凡生活,然后暗地里展现自己的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格,更有魅力。男主1号,看似根红苗正警察大学里前途无量的模范优等生,晚上摇身一变,成为黑夜里的罪行审判者,还有个响亮正义的绰号,“治安维持者”。这个名字,不言而喻。懂得都懂。而且不愧是南柱赫南盆友,身材和体格,以及他的状态,在和他同时期的发福变肿脸的男演员里,算是非常不错的。也很硬汉地该脱就脱,该打就打。可以斯哈斯哈。说实话,剧情和节奏都很熟练的套路,以至于第一集倍速都有点无聊。不过必要的铺垫不算太久,也看得到男主从一开始的试探,不熟练,紧张,到后面的游刃有余,享受其中,一个替天行道,但有些时候力不从心的年轻热血青年出来了,包括他的动机,他悲惨的童年。说实话,一个人单打独斗,还有逃过追查,确实不易。所以男主2号,来了。
...
戏份前四集虽然不多,但确实是吸引我看下去的第一个看点。李俊赫,暗戳戳地非要以神奇的方式,强行加入惩罚罪恶者的行动,号称男主1号的头号粉丝,甚至比警察还早一步了解男主的身份。不管是财力,物力,人力,资源,人脉,都愿意助男主一臂之力。任性,肆意,因为太有意思,太刺激了。非常典型的反社会人格富豪,只有反复游走,打破社会底线才能感受到快乐和存活感。对男主的意图,明朗又不明。两个人的合作也是看似坚固,也不好说。如果是我写,一定要给他一个大反转。男主3号,就是我的另一个看点。作为追捕男主的组长,我不得不说,哪怕他是男配,我也得把大叔升格成男主。智力上,围追堵截都算聪明,智商在线,观察入微。甚至很早就看出来男主这一张皮,正直青年的角色下,暗潮涌动的愤怒。武力上,雷厉风行,干脆直接,简单粗暴,绝不多费一句话的压迫感,让人不寒而栗,该动手的时候,一挑多,不在话下。重拳出击,一打一个准。这体格,这气场,这态度,哪有抓不住的犯人。
...
全剧的女性角色,给了一个事业心极强的女记者。大家都习惯了,这种镶边角色,为了流量和话题不顾一切,为了收视率不择手段。但其实,她的个性很强。除去作为记者的专业性和冷静客观,她其实有自我的价值观和喜恶偏好。疯批之间的默契,让她一眼就能看出男主1号自带的话题,能分辨出男主和模仿犯的区别。在男主2号明晃晃,红果果地提出用赞助来买断她消息,保护男主1号的身份的时候,两个人心照不宣,精准地识别了对方的意图,对待这种替天行道行为的共同态度。
...
总之,在意料之中的剧情走向中,看点确实不少。角色的魅力,可以让剧本更好看一些。02 为何爽剧,层出不穷?每次这种主题,出来的时候,以我的认知,能分享的看法也写得差不多了。打着正义旗号,替天行道,私下执行审判的剧。罗翔老师此处有名言:要警惕以正义之名架空正义。立法的尺度和标准,并不是我们以自身观念,经历,认知和经验就能说得清道得明。当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仅仅是体系本身的漏洞,很多也是人为,甚至刻意的不齿行为。程序正确和结果正确,本就是情理法中的一个难以理解,多角度,甚至还会出现违背我们认知的意外结果的争论点。甚至当这个话题,更尖锐一点:程序正确,但得不到好结果,很难告慰受害人,实现大众认知的正义;结果正确,不在乎过程中的牺牲和越界,这两个怎么选?其实就是在问,选择牺牲谁?将不同的人事物又一次放在天平的两端,去比较价值。著名的美术馆救火问题:救小猫还是救名画?著名的铁轨问题,有一个开关,他必须做决定,一旦结果有利于其中一边人,也就意味着另一边的人会死。

这就是个两难,甚至两输的抉择,不管怎么做,都没有好结果。

能做出所谓的价值判断,“两坏取其轻”的“理智”选择吗?

标准是什么,罪犯“体贴”到力求尽可能涵盖,相对公平:

人数多还是少;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考虑所谓的条件,地位,和对社会以后的贡献度;人的善恶好坏,有没有犯罪;他是否发出求救呼声,极力想活下去;他是否有强烈的活下去的意愿,还是不愿意牺牲别人,宁可自己承受。破坏规则,破坏公共利益的自私的多数人VS牺牲放弃少数遵守规则,明辨是非的少数人,怎么选?

上述条件全部杂糅之后呢?

而且比这些辩题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种主题的剧,越来越多?这都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文化作品里多少都会映射时下大众的一种观念和期许。爽剧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直接干脆地帮助观众放松和发泄。希望这部剧不要学习隔壁《国民死刑投票》,坑爹排播,各种作死自己的行为,让本就小众的坚持观看的观众更加稀少。作者: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