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没看上在北京看上了*2。上海一票难求的玩意儿在北京居然随便买,场内上座率低得吓人。以及,又没有纸质票,sad????
.
这个作品和我的预期有所偏差,看到题目我还以为这会是一部聚焦于形式本身的实验作品一类,其实叙事相当古典,尤其是两幕的结尾和第二幕伯顿的To be or not to be独白。之前也看过一个自称“给剧场的一封情书”的剧,我确实能get到其中浪漫。挺羡慕西方戏剧界有莎剧这样可以无限挖掘的作品的,尤其羡慕他们的演员玩莎剧的梗这样信手拈来,这种旁征博引太迷人了。以及这类作品就是会有一个微妙的爽点,每次发现自己知道演员说出来的是什么梗就会微微得意一下。
.
很喜欢开头吉尔古德那段对于一些所谓现代改编的嘲讽,太精准了,“现代”“先锋”沦为无意义的自我重复,真正好的创新是不需要这样用力过猛的表达的。前半场对我有点太琐碎,红色客厅戏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还以为是在对照克劳狄斯和乔特鲁德,结果看起来好像不是。直到下半场Elizabeth Taylor给Gielgud点出Burton和哈姆雷特本身的矛盾,一切才豁然开朗,这种精神分析不算新鲜但确实是有效的丰富人物形象的手段。我就猜到在Burton长久的沉默之后出现的台词应该是“To be or not to be”,这段经典的独白在舞台上已经看过无数种不同的呈现了,还是惊叹于这样精妙的互文以及相当出色的台词表现力。最后收束在首演开始前空荡荡的舞台是克制而深远的,正如Gielgud所说,“哈姆雷特是一场永恒的排练”。
.
Motive and Cues这个题目本身出自莎剧本身,我还是愿意将其解读为两个主角各自在这个故事里的课题:Burton寻找motive,Gielgud寻找cues。这种由创作者讲述创作者的故事永远是这么生动而有启发性,给我的启发在于原来可以这样从演员本身特质出发去重构角色。其实之前看戏的时候也经常在想某人某人不应该按那种原教旨的演法去演,而是应该另辟蹊径,但是似乎在国内目前的创排方法里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从头到脚的推翻再来,经常是导演中心的、把导演的理解强加到演员身上的,演员似乎也鲜少有人能有这个意识和胆量(我遍尝环人广感觉能这么有意识去做翻案文章的也就fwy了)(好吧家犬也算一个但是要挨骂????)。其实国内这些音乐剧的剧本很多都给了演员极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今年总觉得大家从创作到表演都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倾向于去打大家都能接受的安全牌,很无奈。
241026晚 北京小莎翁戏剧艺术空间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