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关注这个题材?
学法律,转到中文系,14年到电影系
三年长篇剧本,六万块,其中一个就是《团圆》
亲眼见证,提出跟前妻合葬,女儿拒绝了,老人默默喝粥
被这样的情景所抓住,于是写了这部小说,拓展为剧本

3.拍摄过程中如何沟通,剧本与实际拍摄会有差别吗
27岁,难以奢望让李老师来演,开始有意识的不去看他的作品,将它当做自己身边的老人
他们给予了我最大的尊重
把老人当做一个身边的人来看待
身体条件受限,每天只有八个小时,需要利用好
提前准备好了分镜和方案,但真到了现场,发现演员会带来太多新的东西了,有百分之三十是现场的调整

3.李雪健老师的声音和唱腔
剧本里没有的,他想唱两句
把那一幕完整的留下来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太久了,别人说电影里要有个表达,我是随着这部电影成长
李老师有太多表演跟我想的不一样
数年过后,在剪辑台上,我发现李老师那时的那个笑容是正确的

4.画面设计
镜头视听语言要跟文本联系在一起
一开始是想拍老李的单视角,最后还是改成了双视点,从中发现了“我”的距离的重要性
想要拍出四个人的在场

5.貌合神离,是否还相爱呢
人是反复无常,在我的认知中,他们一定是相爱的,因为爱才会带来痛苦,像不贴膏药和不给找猫的这些细节只是当下情绪的反映
人是在欲望和欲望之间摇摆的,我们只是停在了好像和解的一刻

养老行业,展现真实的老年人状况很好
6.为何地点是在西安和山西
本片主题跟过去有关,所以老李职业是文物修复师,后面再来寻找跟它有关的城市
古城西安,是一个难以判断性别的城市,不知道现代还是古老,过去与现在交融
大明宫那场戏,我是真的看到了导游指着一片空地滔滔不绝,所以写进了剧本

7.老李的前妻,形象比较模糊,但前夫比较清晰
因为我感觉,她好像也可以不是一个“个体”,她可以是很多人
那封信就可以是具体的

8.片中镜子元素的含义
去找到的老人家里本身就有很多镜面存在
而且,从镜子看过去,形象会有变形

小说集《把空气冲破一下》

顺带一提,亲自问了导演,删减片段没四分钟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