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说起,整体看完给我的感觉是立意不深,所表达的东西和呈现出来的感觉都很浅显,商业片的样貌明显,整体情节很“暧昧”,说浅显吧,又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转折,说跌宕起伏吧又有点牵强。

下面从人物进行分析。

何菲:我一直相信,这世界上很难有十足的好人,同样也没有完全的恶人,出于人伦的角度,我相信何菲在某个时刻是后悔的,是错愕的。或许是午夜梦回,或许是星空夜下,或许是触碰手指上的坚硬,他的醒悟和迷离或许只是在抬头看到夜空和举目望向人间的转瞬,而不应该只是看到那张简简单单的B超图像。这是我认为不好的第一点,从何菲的身上我没有看到挣扎。在是一个坏人是一个瘾君子之前他首先是个人,生而为人的良知和难以控制的欲望以及底层生活的折磨在人性上的拉扯,没有表现。这让这个人物有了一种片面性,像是童话故事中的巫婆,为了剧情而变坏变好。比起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我更愿意或者说更期待看到一个被欲望、生活、贫穷、深渊、耐不住的瘾、和控制不住的心魔折磨的“人“,更想看到的是人在良知和欲望之间的挣扎与妥协,更想看到的是对人性的妥协。

李木子:这个女人,说实话,我很难同情她,也很难理解她,即使站在一个女性的立场上!当今世界女权之风吹遍了互联网,乘着这股风,太多人太多声音迷失,让这个话题变得越来越尖锐而无从探讨,而我想说,在女权和男权之上,是人权。木子这个女人,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恋爱脑,最后于深海中的那个眼神,我无从表达,失望吗?遗憾吗?痛恨吗?你不应该痛恨坏人,而应该痛恨与狼共舞的自己,当你一次又一次原谅他的时候,就应该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既然选择相信人性,就要接受它的丑陋!就像我们都知道,蛇是冷血动物,你偏偏要培养它的忠诚,除了消耗自己和做好被咬的准备之外,你没有选择。 而跳出这个剧情,来谈谈这儿角色,可以说,也没有惊艳到我,从电影里我看到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原谅和相信。但是没有将木子的人性表现出来,更像是告诉了我们一种结果。什么是木子的人性? 木子的人性是:我的理智告诉我应该远离,但无法控制内心对你的爱,无法控制自己看着深爱的人在深渊中举起的手,爱和失望的一次次拉扯,我没有看到。

曼曼:从曼曼的角度,她不该是理性的,不该是失望的。她的拉扯在于,清醒的头脑抵不过被爱蒙蔽的双眼,我想要拯救你于水火,可你却一次次留恋废墟中的遗骸。我看透了一切却唤不醒咒语迷惑的你。他的身上,不是失望,是恨,对何菲,更是对木子。最后的最后她应该在疯癫中得到解脱是一种毁灭的决绝,而不是最终镜头落下,拿着一个B超去唤醒灵魂后的失望和哭泣。电影完全可以站在曼曼的视角去诉说,将她刻画的更深入一些,让她的恨和痛来的更深刻,是她的角度,也是我们的角度,在木子和何菲的爱与背叛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旁观者。在我看来,曼曼和木子如果是像电影中两三个镜头传达给我们的感情那样深刻,她放不下,哪怕何菲绳之以法她也放不下。电影对于她欠了一个交代,在我的脑海中,最后的镜头,是她一个人坐在灯塔下凝望星空。

而相反,比起电影的浅显,我反而觉得片尾歌曲写的很耐人寻味,很深刻也很有共鸣。在曲子中能够看到在每一个人性灰色中挣扎的灵魂。

木子最后被关在了笼子里,这个笼子可以是使她丧命的枷锁,也可以是使他们丢失的囚牢,也可以是使我们无法摆脱的荆棘。

困住何菲的笼,是欲望。困住木子的笼,是无法割舍的爱。困住曼曼的笼,是无能为力的清醒。我们每个人都是何菲,都是木子,都是曼曼。在欲望和人性中迷失,也在爱与失望中摇摆,也企图用清醒的双眼唤醒另一段感情中的瞎子。最后,我们都无法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