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很少追宫廷剧的我,最近却忍不住每天两集看《如懿传》。一边看一边叹息,也下意识地和曾经大火的《甄嬛传》暗自比较。
同为流潋紫的后宫巨作,《如懿传》比《甄嬛传》更加成熟,背景也不再虚设,而是直接承袭了电视剧版的《甄嬛传》,把人设放在了清朝最富盛名的乾隆皇帝的后宫。这一个设计让剧情更容易被人认同,更何况真实存在的继后乌拉那拉氏的一生还是历史上最大的谜团。
先抛开原著不说,把目光集中在电视剧版。原本并不怎么让我喜欢的周迅,这一次真的征服了我。和《甄嬛传》的孙俪不同,周迅扮演的如懿始终被浓淡相宜的愁云笼罩,让人感觉非常自然。
图片来自网络
出身名门、自幼在后宫长大,如懿在最开始就比甄嬛更加尊贵,也更加通透帝王后宫的残酷,所以她极少有大悲大喜的流露,更不会歇斯底里。澎湃的情感喧嚣只适合于地位逊色的甄嬛,人物的情绪把控在影片里极其到位。
但是,明白事理不代表心中没有期许,更何况青梅竹马时的爱人尚不是皇帝。这一点成就了如懿,让她可以在不堪的现实面前永远保持着尊严,即便需要经年累月地低头。
但是,同样是这一份执着,给了她无限的错觉,以为自己身边的君可以是“夫君”,可以“情深意重、两心相许”。却没有想到,或者说不愿意直面永远在首位的“国君”,不愿意接受“唯君至尊、最是无情”的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
做为历史上最风流倜傥的皇帝,乾隆一生在位60年,册封的后宫有41人之多。他本来就是一位多情、滥情的君王,哪里谈得上“长情陪伴”。
其实,如懿明白,后宫的其他女人也明白。每多一位美人,众人眼中便多一份伤痛和无奈。皇帝也早就明白,后宫的这些腌臜暗斗本就是因他而生,正和他意。因此,太后说得极好:“后宫要的是百花争艳,而并非一枝独秀。”
所以,无论是中宫皇后,还是贫贱下妾,内斗便内斗,要的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和力量的不断平衡与转化。但凡到了极致,也就开始了衰败。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一人肩挑全族荣辱令她精疲力尽;惠贤皇贵妃高佳氏,艳丽跋扈却从一开始就被算计;淑佳皇贵妃金佳氏,三位皇子却抵不过外族姓氏的被厌弃……
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的这些,如懿看尽了、看厌了,她本来“安静美好”,本来“淡泊从容”,本来对后宫权势“不贪不念”,如果她可以一直这样清醒,一直柔弱地陪伴在君侧,或许还可以“圆满落幕”。
只可惜中年的乾隆皇帝,一方面显露出强权手段和无上地位,一方面又需要一个“无欲无求”女子的彻底奉献和陪伴,一路走来的如懿便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这才有了皇帝的“含情脉脉”和“一诺千金”,有了握紧的双手和对视时的无尽爱恋。此刻的如懿只感受到了洗尽铅华的温暖,她沉醉在皇帝的温情中,被宠爱冲昏了头脑。她没有注意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自始至终的那句话:“如懿,皇后的位子是朕一直想许给你的。”
在皇帝看来,赐予后妃尊贵的地位就代表着他的情感,代表着他对她的爱,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他也可以以任何理由夺去,这样的感情从来都不公平,如懿的悲剧就在于误解了皇帝的心,误解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在如懿被封后之前,她鲜少出现在太后甄嬛面前,这一次她打破常规,在一直厌恶她身份的太后面前吐露心声。她的痴情让太后唏嘘叹息,也让太后不齿,甚至于可怜。
她说:“臣妾心中所向并非后位,臣妾想要的,只有皇上的情分。他是皇上,也是夫君,臣妾真正在意的,是皇上的妻子。”
图片来自网络
而太后却说:“皇帝是天子,身在万人之上,无人之巅。不要执念于君心,因为君心从来就是这世上最难揣测,也最不可信赖的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
看到这里,结局已经清清楚楚。如懿对皇帝的爱情终究会离散,甚至根本就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罢了。
终于位临中宫的如懿,终于可以俯瞰整个后宫,可以不动声色地教训肆意妄为的嘉贵妃,可以让令妃撕心裂肺地抛弃亲生母亲,却也不得不一次次地承受着皇帝的荒淫无度,也不得不面对女儿的夭折和更甚的谋杀皇子,无可奈何地接受侍卫凌云彻的被宫刑……
到了最后,到了被皇帝掌扇,她早已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心灰意冷。所以,决绝中的她选择了彻底了断,她断发明志,把自己血淋淋地剖开,绝了皇帝虚伪的心,成全了自己的真实。
如懿,最终也无法如意;可如懿,最终也定然如意。她走完了自己明媚如初的一生,不虚伪、不做作,不委曲求全、不屈辱低头。这是一个让人不敢直面的人生,到死都只有倔强。
所以,皇帝也只能落泪。对于后宫,他可以玩弄、可以使尽阴谋、可以伤害任何人,唯有面对如懿,他一败涂地。这样深刻的爱,这样无奈的恨,让皇帝唯有厌弃她到不给一丝名份,恶毒到没有陵墓、草草葬在纯贵妃墓中。
荒唐的朝代,如诗如画的一个又一个后宫女子,在这一出大戏中你方唱罢我登场,轰轰烈烈地演完了。如懿,你终是一个落魄的角色,无可奈何间不见芳华,罢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
注:原文发表于澳大利亚时尚杂志《Brisbane Elite 菁友汇》总第二十期(2018年11月26日发行),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