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持家陪娃的清爽中年,电影一直都是我的最爱——只是很少有时间光顾影院。况且如今很多大肆包装宣传的院线片都很烂,看这样的电影等同于浪费时间。所有我宁可相信豆瓣、IMDB之类的口碑,按图索骥,找些已经下线的老片存在U盘里,留着周末陪课、出行途中或平时有空时看,我相信,那些电影都是淘尽黄沙之后的金子,值得你去仔细品味和咀嚼。(最近看过的《狩猎》和《年轻气盛》都很不错哦)
当然,很多经典老片也经历过上映时的大热和追捧。上个周日正好有空,临时决定和老婆去看场电影,恰好碰到这部《少年的你》。不敢说它会成为牯岭街那样的经典,但是毋庸置疑,它是一部足够用心、也足够打动人心的好片。
故事开始于高考倒计时60天的日子,陈念是一名高三学生,原生家庭的缺陷,让她幼小的年纪就已饱尝人情世态。同校女生胡小蝶因不堪同学的欺凌,跳楼自杀了。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外衣,盖在死去的同学的身上,这种看似同情的行为,却被施暴者当成了挑衅,于是她遭受到连番的欺辱,她无力反抗,只剩下求生的本能,她唯一的信念就是熬过最后的日子,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逃离生活的环境,挣脱痛苦的现实。而小北是个无依无靠、混迹街头的不良少年,以打架斗殴、收账要债为生,但是,在他帅气桀骜的外表之下,是一颗渴望温暖和关怀的心。
这两个经历迥异的少年,一次偶然的相遇,彼此走近,成为相互的依靠。在小北的保护下,陈念远离了校园欺凌,而陈念的出现,也给小北的生活投下一丝光明,让他看到生活的希望。
高考即将来临,曾经欺辱过陈念的同学,害怕劣迹败露,为了自保向她求饶,双方在撕扯中,陈念不慎将前者推下台阶……
为了帮助陈念掩盖过失,小北挺身而出,伪造了强奸未遂后杀人的全部证据链条,只求牺牲自己以保全陈念,连警察都已看出他们的配合,只是缺乏翻案的证据。如果按强奸未遂加过失杀人定罪,小北至少要判无期,搭上一生的代价,而陈念却可以实现渴望已久的梦想——去北京读大学;如果陈念说出过失杀人的真相,结合被欺凌的经历,她一定会被轻判,小北因此可洗脱罪名,但她之前所有的付出、隐忍,她的大学梦想,都将付之东流。
两个少年最终做出了他们自己的抉择……
起初我觉得它仅仅是一部关于校园霸凌的电影,因为前期就是这么宣传的,但是当我坐在放映厅里,随着剧情的推进,那些代入感极强的光影和画面,那些直扎人心的情绪和对白,融进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只要真切地经历过,都会感同身受。
每一代人的成长环境迥异,但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却是相似的。陈念说,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应该如何变成大人。
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不理解也不被理解的青春期,面对各种压力、痛苦、欺骗和打击,陈念和小北已经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不再相信它能够保护自己,相信它能变得更好,他们选择彼此相信,这种信任已经超越了懵懂的友情或是爱情的范畴,他们是共同对抗这个世界的盟友。他们同病相怜,同仇敌忾,“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只有你赢了,我才不会输”。我想每个人的青春迷茫期都产生过这样的念头,但是我们都没有遇到过可以信任的陈念,或是小北。
另一处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的片段是对高考的展现,拥挤的教室,堆积如山的习题,大红的标语,歇息底里的宣誓,雪片纷飞的撕书现场……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会勾起满满的回忆。
青春和成长,从来都不只有迷人的笑靥,洁白的裙角,真挚的友谊,生涩的初恋,纯洁而美好。它必然伴随着迷茫、冷漠、屈辱、愤怒和绝望,甚至伴随着遍体鳞伤和内心永难愈合的创痛,而校园霸凌只不过是残酷青春的一部分。
作为成长在8,90年代的一代人,我们在少年时,校园霸凌其实是个司空见惯的事儿,那是个崇尚暴力和拳头的时代,校门口长期有小混混聚集,每天放学不遇到几个打架的,都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每个人都是校园霸凌的一部分,施暴者、受害者,更多的是旁观者、冷漠者。那是个自由生长的年代,家长、学校介入很少,很多忠厚老实的孩子,做出极端的事情,其实是跟这种欺凌和压迫不无关系。
但仔细想想,我们那个年代的校园暴力似乎跟今天的校园霸凌还是不一样,我们那个年代,更多的是江湖义气,拉山头,罩小弟,服,你就是我小弟,不服,打到你低头臣服为止,只要你死心塌,讲义气,不坏规矩,基本还是安全的,即使被打,也会有人帮你出头。《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状态。而像今天这样长期的低强度暴力,外加精神折磨、拍视频,在我们那个年代真的很少见。
时代不一样了,世风日下,连作恶都越来越没底线。
如今身为人父,对校园霸凌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确可以危及孩子的一生。
谈回这部电影,听说它能够上映,经历了颇多坎坷,撤档、修改、终于在10月底与大家见面。所以你能从很多方面看到这部电影本身强烈的求生欲望。
一是极其克制对血腥和暴力的展现,陈念得知胡小蝶跳楼,从屋里出来,直到她下楼,拨开围观的人群,脱下衣服给她盖上,自始至终没有给死者一个镜头,不管是远景还是特写,全部都是陈念的特写和围观者的画面,相信这中间删去了不少。同时,小北的人设,野蛮生长的街头混混,没有几场拳拳到肉,汗水和鲜血横飞的打斗戏,人物形象何以让人信服,据说这块也有删除。最后,只剩下必不可少的偶遇陈念的那场挨打戏,难道现在的青少年电影,只能通过龇牙、瞪眼来展现人物凶狠?
再就是,影片的最后几分钟,总觉得与前面的风格有些跳脱。
后者很好理解,毕竟要过审嘛。必须要看到光明,必须要做做广告,凶手必须要伏法,这些都很好理解。前者或多或少地还是影响了电影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最后,网上很多人攻击这部电影抄袭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在电影院里我确实也闪过一丝这样的念头,小北和陈念的关系确实很像亮司和雪穗,最后的情节也很像嫌疑人X,但是,它将这些东西融入到一个全新的故事里啦,抄袭应该不算,至多算是比较高级的模仿。
总而言之,这是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趁着还没下线,快去看看吧!
(推荐指数: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