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小组讨论中粘过来的,想问问那些觉得凌霄和李尖尖谈恋爱就觉得这部剧说了爱情不香的,是只希望看到男女之间的亲情吗?不能接受子女跟父母也有亲情,大哥和小哥之间也有亲情吗?

目前到现在,爱情的戏份大概只占到总体剧情的20%左右,各自家庭条线的发展难道不是亲情?

哪个介绍一开始告诉你男主和女主是亲情戏份的?

梳理一下亲情脉络:

1)凌霄线:早逝的妹妹、抑郁的母亲、父亲的粗糙、义父的抚养、小哥的兄弟情、成年后对原生家庭的责任、对异父同母妹妹的照顾、与母亲的相处(未来应该有和解)。

2)贺子秋线:母亲的遗弃、父亲的缺失、养父的爱护、对新家的愧疚、与妹妹的打打闹闹、周围亲戚的指指点点、与亲生父亲的纠葛、未来与母亲的相处。

3)李尖尖线:早逝的母亲、接受新的家庭成员、亲生父亲的疼爱。

4)李海潮线:不是亲生的胜似亲生的、俩男人搭伙过日子照样很香,我们就是一家人。

5)齐明月线:母亲的控制欲和望女成凤、子女成年之后母亲如何放飞孩子。

6)唐灿线:父母的过高期望、拔苗助长、后期能否和解。

……

这些不是亲情啊?

还有好多说想看高中版家有儿女,小偷家族的……

我就纳闷了,这部剧宣发的时候也没跟你说拍的是《家有儿女》,更没说拍的是《小偷家族》这类的片子吧,懂什么叫做尊重吗?你想看什么别人就必须给你拍什么?四海之内全你妈了呗。

看一个故事,就看这个故事本身不好吗,非得往别的剧上边套?然后说你没按照那个拍就是你不对,有这种混账逻辑吗?

对于剧里的亲情,多说几句:作为一个母亲,也是个三十好几的老阿姨,我倒是觉得这部戏很大的戏份是落在了父母跟子女的关系上。有说法是父母是最应该接受培训再上岗的职业,对长大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说一句“谢谢”,而孩子可能更希望父母对自己说一句“对不起”。

子女是第一次做子女,同样,很多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更不用提很多父母在做父母的时候,自己的心智都不成熟,能够做到李海潮这样的,真的非常不容易,这才是这部剧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最近的哭点一直都是子秋给的,尤其看到小子秋说“妈妈你要早点回来”的镜头,就想到每天早上我去上班,娃送我到门口,都会说一模一样的话。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是这样的毫无保留。所以每次想到子秋说完那句话后,他满怀着期许却一直没盼到妈妈回来看他,这么一直等了20几年,如果移情到我的孩子身上,想着如果我不回来我家娃该有多难过多失望,顿时就忍不住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哪怕做错一点儿,其实在小时候的孩子眼中,父母也都是完美的。我有时候会跟孩子聊,说爸爸妈妈希望你哪边再改改就更好了,然后也会问孩子,你希望爸爸妈妈改什么。我总觉得孩子会说“希望爸爸妈妈更耐心”“希望多陪陪我”这样的话,但每次孩子说的都是“我觉得爸爸妈妈都很好,没有需要改的地方”,所以,孩子真的是小天使。他们会尽可能地包容父母的缺点,自己去消化、补足、适应,就好像前边几集,凌霄家里吵架,小凌霄自己默默地收拾屋子、在妈妈睡觉的时候自己煮面、在吵架的时候自己跑到屋外边坐着……这都是孩子对父母的反馈,里边蕴含着的,都是浓浓的亲情。也因此,希望那些只希望看到哥哥妹妹亲情的人能够看到这些的宝贵之处,更看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和父母最终相处成一家人,究竟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才是这部剧的精华之处,不是吗?

此外,里边有爱情又能如何?青梅竹马的两个人产生感情,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爱情不美好吗?爱情龌龊吗?为什么一谈爱情就敏感?

爱情本身也是组成家庭的基础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