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需要
每个人也被需要
“你有什么心愿吗?”
当周围的人都投来这样的问题,高远就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因为肌肉萎缩症,在医院躺了两年的时间,告别了心爱的篮球,还有死党之间的娱乐,不会有人知道高远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他的心愿能是什么呢?
一个花样年纪的少年,失去了身体的自由,还能够奢求的是什么?
不过是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同龄人的快乐与张扬。

只是这个愿望很难启齿,因为它遥不可及。
不可为之而将它说出口,只会让身边的人更加的难过,自己也更加的难过。
有些愿望是我们自己内心所渴求的,有些愿望是别人给予我们的。
高远的父亲,看到儿子往运动的人群望了几眼,便决定要带着不能动的儿子完成一场马拉松。
于是,每天不断的锻炼,然而不幸的是梦想总是饱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父亲的身体并不能支撑这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中途,自己反而昏厥了过去,儿子高远也摔进了沟里,直到傍晚才被人发现,救了回来。
而一向细心的妈妈发现自己这个内向的儿子喜欢篮球,就请来了著名篮球运动员巴特尔,两人还为此立下了努力的约定,然而高远的兴趣早已从篮球飞到了少女偶像的身上。
当死党们知道他命不久矣,也想帮着完成最后的心愿,去完成他们曾共同有过的誓言。

深夜,偷偷地跑出医院,一辆电动车,三个人,一架轮椅,并开始了一场青春大海的热旅。
连交警叔叔都为他们的情谊感动落泪,回首往事。
说真的,在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内心里是有一些触动的。
虽然剧情比较夸张,但在我们的年少时期,总免不了会有几个很要好的朋友。
一起同吃一碗泡面的情谊可以在岁月里回荡很久很久,在交警叔叔说到“我想你们了”的那一瞬间,脑海里也有浮现那些久违的面孔。
有的依旧保持联系会面,有的却消失在人海,都来不及好好的告别。
其实看这样的一部青春喜剧电影,表面上说的是帮即将要离开的朋友完成的一个心愿,实质上讲的是成长与告别。
在马拉松的“翻车”,篮球兴趣的转移,青春大海的誓言破灭之后,回到高远的本身。

在面对一个即将离去的人,真的很想为对方做些什么,只要是对方想要去做的,朋友间可以两肋插刀。
在让对方没有遗憾的同时,也是为了获取自己内心中的一份心安。
我们也不想在往后的时光中去后悔,去遗憾。
在高远的心里,哪怕在这几次实现愿望的过程当中,身体饱受着折磨,但他的内心没有责怪,反而有些轻松。
他此时能做的也只是配合着他们,让他们的心里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不会那么的难过。
“长这么大手还没被女孩子牵过。”
原本只是一句随口说说的话,却被两位死党当了真,便开始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虽然这个愿望最后是“假”的,但它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
它使得一个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和他身边的家人、朋友,不至于深陷在离别的痛苦当中,而焕发出了生机。
它也使得一个被保护者和被成全者,最终成了保护者和成全者。
这是高远最后的善意,也是身边的人能够得以释怀的心理基础。
正如愿望姐姐所说的那样:当你撒下这个善意谎言的开始,你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不需要用其他的事情来证明。

对于高远来说,看到自己的现状,很能明白谈恋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没有谁会愿意跟自己谈恋爱。
但高远的用意,不过是想给两位死党找些事情去做,为自己去做,这样哪怕自己离开了,至少他们也会安心一些。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不能给身边的人添麻烦,要独立一点,懂事一点。
其实在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需求,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为自己做点什么。
学会去接受别人的帮助,不也是一个在成长的过程吗?
相比“真正的成人”这样“幼稚”的愿望,高远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成熟,也比我们对于死亡看的更加的开阔。

所以,他用尽力气施展他的笑容,会给两位死党留下最后一份礼物,是一张三个人的笑脸,用嘴咬着笔在相片的背后歪歪斜斜的写下:“小屁孩们,你们也快长大吧。”
以前总以为,长大是有仪式感的。
需要在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之后,才能证明自己到了怎样的一个阶段。
会有各种幼稚的想法,会觉得当自己开始赚钱,才是长大;觉得只有做爱之后,才算成人。
无时无刻都想给自己的长大找一个定义,给自己的成长之路竖立起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然而,长大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往往都是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这里。
而长大的代价,便是不断的失去我们原本所珍惜的东西。
昔日的死党,将会有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有各自需要守护的东西,在岁月的海洋里,我们终将走着走着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