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这部剧有什么值得那些80后文青男高潮的地方?就因为它是康洪雷的三部曲之一所以就要吹捧?要我说,某党的重点从来都只在乡下,这部剧将战场硬搬到城市,迎合的是当年的城市化浪潮下人们对大城市的追求,对乡村的厌恶;还有这部剧通篇都是在鼓吹反智主义,文盲的四道风轻松碾压海归学霸何莫修,尤其是在战场表现和感情进展这两方面,难道当年的知识分子都那么胆小怕血?君不见,在当时的远征军、驻印军和74军等国军嫡系精锐里,投笔从戎的大学生士兵比比皆是;君不见,在当时的国军空军里,大量的飞行员都是海外华侨回国参加抗战的;君不见,在延安,知识分子们唱着《黄河大合唱》奔赴抗战前线。同样是富家子弟、海归和学霸,他们就怂了吗?而何莫修不管在战场上还是情场上,都是那样一副已经怂得已经不能再怂了的怂样,在情场上的表现都快赶上武大郎了,在战场上的表现又和早期的许三多有得一拼,而文盲的四道风却反而是贾宝玉+西门庆+关云长+岳飞+吕布的王炸结合。个人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确实有一点鼓吹反智主义的嫌疑;一方面,可能作者为了剧情需要,强行让何莫修的人设向北大屠夫陆步轩看齐;另一方面,作者和剧组可能受之前的《团长》的影响,认为把知识分子写得很怂是一个很好的噱头,所以需要强行安排进一个比林译还林译的角色。所以,心疼张译这个好演员。还有,80后那些个文艺男青年真没必要抱着“情怀”二字作文章,什么“哭得稀里哗啦的”都一股脑的往豆瓣上写。这片子太反智主义了,太读书无用论了,真没必要搞“稀里哗啦”!
客观评论一些并洗白何莫修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烂尾而且过度煽情
比起其他两部“姊妹篇”,这一部,第一就是大结局有点烂尾了,看之前我还以为又要写到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第二就是作为一部谍战片,它的节奏按理说应该偏理性才对,结果它搞了很多歌曲植入在里面,反而就显得过度煽情。两颗星给两个女主角,一颗星给“ ...
为什么我要扣两颗星?
本来这剧写得是很好的,但我还是想给它扣个两颗星。为什么?第一,短视频的自媒体要背个锅。因为这个电影,本来它所反映的东西,是很全面的,是很多的,但是那些自媒体,全是清一色的去突出“贫富差距”这个话题。但我看了一遍以后,我所看到的,却远 ...
太假了
靠一段贝多芬的音乐就恢复了记忆,这也太假了吧。贝多芬知道了怕是要从坟墓里爬出来。要是一段音乐就能让因为脑震荡而失忆的人恢复记忆,那请失忆的人都来中国,因为中国的街上所有的服装店,每天都用大喇叭高声放着音乐。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全 ...
难能可贵
相当接地气!因为大多数国产剧只描写富人生活,所以像这种描写底层人生活的作品就比较难能可贵了。只是这个电影的结局烂尾了。不过我不愿意扣分,因为我自己的老家就在大西南的农村,剧中的这个地方就很像我家里祖祖辈辈生老病死的那个地方,所以我能 ...
有点高级黑了
看到第三十多集的时候,你会发现西安城里白灵和兆海这条故事线越来越像烂片了,感觉都不是同一个编剧编的,是不是这两个演员耍大牌呢,强行给自己加戏。反感百灵,她那条故事线就像是拍的现在这个年代的一个什么小清新校园爱情电影,分分钟让人出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