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纪录片风格,冷峻、克制的叙事,真实到让人忘了是在看电影。精巧简练的构思和粗糙自然的画面背后一定是精心的设计和调度。

桌面戏相当精彩,画面长时间定格在Otilia和男友家人身上,环绕在周围的是宾客因兴奋激动而不断挥动的手,时时彰显着高知身份的优越感,对新时代年轻人的牢骚,不满于父权的被侵犯,嘈杂、逼仄、局促、压迫……所有的一切愈加凸显出Otilia的心事重重与孤独。

为什么Otilia会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这位不懂事的朋友,甚至做出巨大的牺牲,而且在愤怒地得知朋友对她有所隐瞒后依然如此?因为她明白,帮助别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当她和男友讨论起自己需要堕胎的可能情况时,男友漫不经心的态度令她伤心、失望、愤怒,“别担心,我并没打算依靠你,到时至少还有Gabita能帮我的忙。”原来她早已看清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处境。

就连男朋友的道歉也不过是为了逃避激烈的情绪冲突和争吵,“我不想让你因为我而心烦”,“如果是我犯的错,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我想彼此能好好相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吵了”。在这个时候,才发现“我爱你,不希望我们分开”之类的情话是多么轻飘飘的无力。

结尾在两人餐厅点餐时戛然而止,也许关于被扔进高楼垃圾道的那个秘密从此缄口不谈,再无他人知晓,堕胎这件事就此画上了句号。但血淋淋的现实从未改变,发生就意味着存在,受伤的是她们,承受痛苦的是她们,要在余生背负罪恶感的还是她们。即使医生告诫过别埋在狗能闻到的地方,Gabita看着那个孩子,还是恳求式地对Otilia说:“你能不能把它埋在土里?好不好?”Otilia也说:“我不会把它随便扔在垃圾里的”,显示出女性对生命的尊重,虽然最终一切还是如医生所言。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把对还来不及看它一眼小生命的最后一丝温存都剥夺了,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关于那位医生,作为加害者的男性可以进行二次加害,而且这第二次加害还是基于“施救者”的身份,多么讽刺。(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