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课的小练习……)
如果世界是波涛汹涌的海,那么人心中的善意就是岛,供生命栖身于风暴之中。
严冬,冰雪。行人灰黑色的大衣,德军墨绿色的军装。把这些装进一座老旧的工业城市里,再令街道蒙上一层茫茫白色雾气。满目清冷给人带来的是刺骨的寒意,寒冷也是那个时代给人的观感。人性的阴冷释放出来,人类对彼此的敌意让世界寒得战栗。这样的冷不只是弱者的遭遇,不只是具象的强者掠夺了资本,因此电影的冷色调也不只用在表现犹太人的画面中。人类的自相残杀摧残了人性的体温,因而在德国人家里也找不到一丝暖色,只是比犹太人的处境更寒冷灰暗,富足的寒冷,华丽的灰暗。
电影中唯一的暖色画面,是两个孩子一同练习钢琴。一个犹太孩子,一个德国孩子,两个对立的种族,而此时并肩坐在一张琴凳上演奏同一首乐曲,四手联弹。这是四手联弹在电影中第一次出现,在这个画面中,没有征服者与被征服者,没有强权与屈从,只有平等而单纯的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关乎人而无关政治。与外界寒冷的大环境形成对比,照亮小小房间的是不曾泯灭的人性的温度。
楼下的邻居朝着温暖的小世界大喊:“该死的犹太佬给我安静!”而犹太父亲温柔地对两个孩子说:“你们做的很好。”你们做的很好。一是练琴很好。犹太人的末日将至,但这个犹太家庭,电影中所展现的众多犹太人都表现出了对命运的坦然。开往集中营的火车上,犹太人们还在唱着古老的希伯来歌谣,此时的琴声与之有相似的力量。像是嵇康临刑前奏响广陵散,纵然只是一个个平凡的生命,但他们走向死亡的态度何其从容慷慨。二是共同练琴很好。与邻居的话形成对比,咆哮的是种族对立的专制欲望,并肩而坐的是不谙世事的一片赤诚。相比之下,孩子的本性单纯就是再好不过的东西。
两个孩子背后是两个家庭,两个孩子的单纯像是火种,两个家庭则组成了寒冷大世界中温暖的小世界,波涛汹涌大海之中洒满阳光的玩具岛。双线叙事结构把德国母亲寻找孩子,和曾经两个家庭的生活片段交叉剪辑。玩具岛这个意象在前面的讲述中始终指向集中营,“根本没有玩具岛”这句话贯穿了故事的讲述。而故事的结尾,悬疑揭开,德国孩子早已经回家,德国母亲运用玩具岛这个谎言拯救了犹太孩子。玩具岛的指向在这里可以发生改变。两个孩子约好一起去玩具岛,德国孩子的家不是就有很多玩具吗?两个朋友不一定要一同赴死,也可以一同生存。而德国母亲的善意成就了犹太孩子的生存,成全了犹太人一家的希望,也可以说,他们两家人温暖的小世界,就是寒冷大世界中的玩具岛。
电影结尾处又一次四手联弹,两双手变成了大人的手。首尾呼应的片段,意义不全然相同。两个孩子是两个民族的象征,并肩才能成就乐曲,合作才能挽救生命。“任何一个人的死亡都在减损我,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某个民族中的个体。
如果世界是波涛汹涌的海,那么人心中的善意就是岛,一座座岛屿连在一起,铺成大陆,供生命栖居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