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的 没啥条理)
这部电影于我意义在于它陈列了现代社会/人生的(至少对于我而言的)某种困境:在多种价值取向选择和各种意识形态塑形并置的今天,如何去抓住那个“自我”(或反抗承认自我存在),而不陷入某种空洞的自我指涉中去。马福礼和胡昆汀是两位处于模糊地带的(不同程度上的)“受摆布者”,在各种价值的撕扯之下“修改”“自我”。这实际上是大多数状态下我的样子。但不仅仅止于此,这些价值的赋形者身上套上了现代社会各种阶层身份,从个人到群体,有隐射意味在其中。
两个小时不到的电影里容纳了很多元素 不少是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出现 但并非是以强烈对抗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方式叙述 而是并置于同一“戏剧”或“章回小说”的虚构情景下“对话” 。又因为其喜剧效果和价值转向的游离性(甚至是回合制的),就产生近乎荒诞的复调效果,许多调子纠缠在一起,回旋圆转并章回层层推进,所以这不是对立而是“修改”。电影没有给出答案,最后的最后金财玲的叙述实际上将潜在众多调子之下的另一种调子明确(实际上是加入)了起来——就像电影中的一句“转述”:人心像幕布,而这部电影做的是让舞台灯光打透这些幕布,让他们显现并置。
旧章回体+现代派手法结合的很好,至少在平面的对话关系和剧情的推进上做了颇为成功的调和,叙事节奏也因此把握的不错。戏的改动和翻案是明线索,每次改戏时的“停”重复,层层叠加蛮有意味的。很多细节也处理的不错,比如苟喊出的批斗,比如做检讨是团长吐茶叶比如多多打胎第二天化妆掩饰脸色等等等等等等(懒得写)
除了演员的表演,画面拍摄,背景音乐实在功不可没,几乎起到绝对的叙事作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苟也武醉酒大闹戏台时唱完最后一句词眼睛的定神——光辉的余烬,“时代变了”。
因素:
传统—现代(多多 甄女士 傅正团长等等 怀孕堕胎出轨年轻人社会眼光 戏与游乐园 ) 启蒙/人道话语(白律师 非洲的天气那句真不错 他和屁哥背景的迥异也蛮有意思)道家思想佛家思想 艺术与现实(艺术如何表现现实)艺术家还是流氓 爱情还是欲望 大爷鸡汤式的监视(对人的监管要深入到什么程度呢)科学与信仰 真实与虚构 戏剧的流变 孕妇与碰瓷 儿女与父母 甚至某些黑店打胎等等等等等等(懒得写了)
这么多元素一起处理得还是蛮好的。
稍有不满的是结局吧,我觉得停在庄公梦蝶 马福礼惊醒然后小三轮车 开放式结局就好 (马福礼究竟杀没杀人 戏最后究竟排了没有)最后那个挖掘机底下刻字也许是对前面伏笔的揭示或者是在章回体外给另一条线索一个结局,但多多少少缺了点意思。
总体挺好。“挺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