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得是先看的小说还是电影。小时候,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只有红玫瑰的热烈和白玫瑰的沉默;而对张爱玲的这篇小说本身,基本上没有印象。因为她的故事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描写:苍白的生活如何溺死了本就不够量的热情。而振保远不是其中最凄惨或者最狰狞的一个。
以前一直以为,红玫瑰和白玫瑰是对等的。而从这部电影看来,事情应该仅仅关于红玫瑰。如果起码还有一朵在振保这片不毛之地上绽放过。
振保是一个干瘪的男人。这样的形象,是女作家们的最爱,无论张爱玲李碧华,还是杜拉斯。将情人中的一段话拿来描述振保也是毫无违和:
“我发现,要他违抗父命而爱我娶我、把我带走,他没有这个力量。他找不到战胜恐惧去取得爱的力量,因此他总是哭。他的英雄气概,那就是我。他的奴性,那就是他的父亲的金钱。”
堤岸那边的情人,懦弱得无须掩饰。而振保也不见得有更多的英雄气概。他们的差别无非是,是否有一个有钱的父亲,是否需要“上进”。他们注定受奴役。
她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机会。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在振保的眼里,她是他一生中唯一的错误,唯一的失控。他始终是那个好人。为了做一个好人,他毫无悬念地遏制了这次事故,按部就班地步入坟墓一样的婚姻:女儿乖巧,妻子贤惠。他基本上还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只是无伤大雅地在花街柳巷稍加放纵:这显然是安全的,一切的都是可控的,是金钱爸爸允许的娱乐,都遵循交易的原则。只不过在再次相逢的雨夜,他莫名其妙地流了眼泪。说是莫名其妙,因为这不是他以为的,属于他的剧本。
“我只是一路向前。关于爱情,我还是在你那里第一次知道。虽然有点难,但是值得。”
“往前?再往前有什么呢?不就是男人么?”
“不,总是有点别的什么。”
或许在振保看来,男人都是一样的:像他这样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确实是对等的。不管哪个,遇到了他这样的男人,都成了一样的悲剧。而她居然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她快乐么?她难道不是那个幼稚无知的,自己才是那个明智且有自制力的?为什么听起来,她像是突围的那个,自己却是被困住的那个?
他找不到战胜恐惧去取得爱的力量,因此他哭了。
公交车上的重逢,很适合王菲的夜会:
只为那陌生戒指,重新打量你修长的手指。原谅你,和你的无名指。你让我相信,还真有感情这回事。
怀念都太奢侈,只好羡慕谁年少无知。
熟读红楼梦的张爱玲,从小就知道,等待自己的,无论如何都是悲剧。胡兰成与其说是她悲剧的原因,不如说是早就写好的剧本。
这种无论如何,当然是对的。因为无情始终都是世界的常态。虽然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也始终都存在着那万分之一的得救的机会:
“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上帝想让那些走失或者迷路的人能够重新相遇。”
这句话也是张爱玲的。她当然什么都知道,只是不够走运。其实聪慧如她,无情也奈她不得。幸与不幸,最后都归结成一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