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情懷總是詩Bilitis(1977) 比利提斯

導演:大衛·漢密爾頓

編劇:凱瑟琳·布雷亞/RobertBoussinot

主演:帕蒂·達班維爾/IrkaBochenko/貝納·紀歐多

語言:法語

類型:劇情/愛情/情色

上映日期:1977-03-16

法國/意大利 95分钟/Germany:89分钟(25

少女情懷總是詩Bilitis(1977)的劇情介紹

「少女情懷總是詩」,是1977年坎城影展最受爭議的影片,以大膽而唯美的映像,描述一名情竇初開的女學生與她的初戀,而她的戀愛過程中,又牽扯到女同性戀的情節。標題的「碧麗提絲」,是古希臘一位生活在賽浦路斯的交際花,據說她曾經以跟她同一個時代的古希臘女詩人賽佛(Sappho)類似的風格,寫下不少描述女同志愛情生活的詩篇,因此後來成了西方女同志的象徵人物,而她和賽佛所居住的小島「蕾絲柏斯」(Lesbos),更是女同志「蕾絲邊」(Lesbian)這個名詞的來源。1955年,最早成立的女同志組織之一,就用「碧麗提絲的女兒」(DaughtersofBilitis)當作名稱。

少女情懷總是詩Bilitis(1977)的短評

  • UrthónaD'Mors

    除了油畫般唯美的畫面,少女比麗蒂斯的同性愛與異性愛簡直像是個定時炸彈啊,任性乖張。

  • 螺絲இ

    畫面和音樂都相當唯美 完全籠罩于田園牧歌的情調之中

  • 傑諾拉澤

    美好的肉體 如安格爾般 油畫般的朦胧畫質 難以理解的法國人

  • 有心打擾

    過于美好,近乎虛幻;過于抒情,使之蒼白。少女在青春期時弄懂了自己的性取向,卻還弄不懂如何面對自己的愛情。惆怅、難過,最後逃離。

  • 文澤爾

    Bilitis絕對不難界定,裸體和性愛的場面太過,所以是情色的。飾演少女的Patti,現在已不能看,但當時真是美得不像話,唯獨不是少女,相反Irka雖然年輕,卻糟糕得多。Patti換泳衣的倔強、模仿Irka動作,Irka在享受性愛時少女在窗口的嫉妒,以及好的配樂和畫面,為4星理由

  • 彼得潘耶夫斯基

    導演大衛漢密爾頓,要麼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師,要麼是一個不可救藥的變态,取決于你問的是誰,他感興趣的主要主題是捕捉青春期的女性稍縱即逝的美感,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定格在沒有長大的十幾歲年紀,有像鮮花一樣的裸體和吹彈可破的肌膚。在一所非常自由的學校,女孩們裸泳、嬉戲,穿着幾乎透明的長袍,那甚至蓋不住她們柔軟的身體,這一切像是從波提切利的畫中走來的。沒有男性或夫妻的看管,在虛僞的異性戀婚姻規則之外,她們自發形成了自己部落式的生存。年代上,影片僞裝在古希臘萊斯博斯島女同性戀家族的背景下,強調現代資産階級生活的内容,比如美酒、摩托車、自行車、中學教育等,但總體上把汽車、廣告和焦慮排除在外,制造了一種烏托邦式的“自然”幻覺,将裸體與純潔、感性與天真、優雅與自發結合在一起。

  • 内陸飛魚

    好美,像一個甜蜜傷感、迷亂頹靡的春夢,喜歡這種柔光下的調調,音樂、攝影、演員、場景都很棒,又純又虐的情緒,歐洲拍少女真厲害,可以和1977年的意大利少女電影《春之森林》一起對比觀看。

  • 應用層協議

    頭一次見到柔光用得比岩井俊二還兇的,從頭到尾跟加了柔順劑似的,不少畫面我實在是沒法跟所謂的“油畫質感”聯系到一塊兒,美顔相機的感覺倒是有那麼點。演員表演也普遍僵得人渾身難受 ,尤其女二,平面模特比演員更适合你。另外特意查了下女主的年齡,51年生人,時年26歲——年齡确實不大,但她的容貌神态實在和少女二字相去甚遠。少女感為什麼珍貴?大概就是因為它轉瞬即逝而且很難裝出來吧。當然這片子要是真用未成年演員也确實不大合适。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少女情懷總是詩Bilitis(1977)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