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Dedirigent(2018) 揮動傳奇(港)/首席指揮家(台)/TheConductor
指揮家Dedirigent(2018)的劇情介紹
影片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鬥史,看出身底層的女性如何突破職場“天花闆”,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揮家!當愛情和夢想“狹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揮”人生,成就自我!電影根據真人故事改編,講述“史上最偉大女指揮家”安東尼娅‧布⾥克勇敢追求音樂夢想,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度受限的上世紀20年代,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卻心懷音樂夢想。追夢途中,在以男性為主導的音樂世界中曆盡荊棘和冷眼,卻永不言棄。當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愛的男人卻希望她為愛止步,最終她毅然選擇飛往追尋音樂夢想的歐洲,可他們的愛情又将何去何從......電影由荷蘭名導瑪利亞·彼得斯執導。
指揮家Dedirigent(2018)的影評
真正堅定的人會想辦法争取,而不是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抱怨環境的不公
女主是一個十分堅強的人,她的夢想是當一名指揮家,實現這個夢想的過程中,有很多困難和抉擇,例如家庭條件貧窮、父母不支持(賣了她的鋼琴)、自己愛人也想讓她在事業愛情中二選一、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曆史上從未出現女性指揮家等等 可是你發現 ...
2008年,權威的《留聲機》雜志發布世界排名前二十的交響樂團名單,這些樂團沒有一個用過女性首席指揮;2017年,《留聲機》發布了另一項排名,在全世界最偉大的50位指揮家中,也沒有一位是女性
她沒有放棄,就應該得到我們的敬意
拍音樂類傳記片,最怕的就是内容不專業。這部戲的愛情部分算是很清爽了,但是僅此而已。女主演員的指揮實在不能看,不知道是不是在舞蹈房練出來的。加上樂器演奏畫面的同期聲處理太糙,漏洞百出。看着尴尬癌都要犯了…不過還是要感謝它,點明了音樂史上一個被忽略的群體。不過,影片最後的字幕真的是太女權癌了。導演啊,為女權而女權是走不遠的。
這迷之談戀愛的劇情可以再多一點嗎?說好的傳記片呢
客觀說問題挺明顯的,137分鐘裡情節塞得過滿,愛情/親情/友情/事業試圖面面俱到,所以顯得很倉促。愛情線非常偶像劇,親情線像八點檔家庭倫理劇。和Robin的友情線相對非常動人,主要還是Robin這個人物讨喜。實在是喜歡女主,愛的時候愛得熾熱,面對選擇能夠忠于自己,然而這終究不是一個成功者的傳記(片尾字幕可見),革命尚未成功,女性仍需努力。
《指揮家》太棒了,好久沒有在電影院哭濕口罩了,影片改編自美國荷蘭裔女指揮家的真實故事,她的自信、毅力,堅持夢想的勇氣震撼了一個又一個認為女人不行的人。旁邊的女觀衆也感動哭了,映後有個男的發言說“男女各有擅長不要搞性别對立,現在女權好多都是受西方勢力鼓動…” 挑戰性别成見、固有觀念才是電影的最大意義啊,正是你們這樣的直男才讓我覺得我們女權主義者的堅持特别有意義。不談任何主義,電影本身畫質音樂故事流暢優美,劇情跌宕起伏,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又發人深省,五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