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炮事件(1986)的劇情介紹
黑炮事件(1986)的影評
一部描寫那個時代,又遠遠超前于時代的作品。叙事有特點,故事講得清楚,光這一點,不知道今天院線又有幾部電影能做到。 四十年前的片子,僅一個丢失的棋子“黑炮”,就把那個荒唐、可笑、繁冗、低效的領導體制刻畫的淋漓盡緻。自以為是 ...
非常沉悶的一部片子,一種無形的詭異氣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看似不存在的一切卻又始終如影随形,100min的電影????看得人唏噓不已,難以想象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走過那些年的。電影内外都沉悶不已片子快結尾部分當機器出現故障大家去現場排 ...
作為一名德語翻譯,看電影《黑炮事件》感觸頗多。這是一個因為組織上懷疑技術翻譯趙工工作作風直接限制其做翻譯的故事,理由是“我們不讓他翻譯,是保護他”。于是請了一位旅遊翻譯馮代替趙工,在大型礦山設備安裝現場給德國專家漢斯做口譯。技術負責 ...
形式前衛先鋒,線條化、波普化、裝飾藝術受到現代藝術的影響 也是作為現代藝術對于中國發展的介入的暗示 是對時代背景的一種體現 形式表現上與同為第五代導演的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等人以及本人後期的以《背靠背、臉對臉》等影片中充滿原始野 ...
神作叙事結構富有新意,場面調度略顯呆闆,算是一點小缺點,不過這是黃的早期作品,技法上不能至臻完美,我可以接受。幾個鏡頭語言簡直無敵,豐富的喻指對象體現豐富内涵,可解讀性十足,體現了導演的深思和設計;構圖上面的設計更是很有說頭,我不會 ...
本片是在80年代這個特定社會環境下,誕生的一部批判現實的電影,如果我國的電影路子能按照80年代的路子往下走的話,肯定不會像如今這樣死氣沉沉,可惜再也改變不了已經發生了的事實了。本片以一件聽起來就很荒唐的事情,深刻的揭露了在官場中,上 ...
看完黃建新導演的處女座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整個片子核心思想就是改革開放,讓國家富強表達改革初期新老思想的交替,導演在生活中發現一些發展中社會的問題,看到了這些問題,同時他用了自己的對于藝術的理解,并且加以塑造。黑炮事件其實本身故事 ...
知識分子在中國從古到今都是杯具,所以輕易别以自己多念了幾年書而得意洋洋,死得更快
資料館2012.12.5.7pm 太好看,太中國,太好笑,太心酸。趙書信(劉子楓)作為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寫照,再也不下象棋之語,直接打黨委的臉呀。巨大抽象時鐘和白色長桌是無效率無意義會議的絕妙具象(諷刺)。黨企至今無法分離,所指出的“不用專家、瞎指揮、内耗高、低效率”依然存在于各行各業。
馬列、宗教、黨委、上面、“我再也不下象棋了”,1986年公映電影《黑砲事件》如昙花一現,導演黃建新最近的作品是《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
大膽的構圖、色彩、布景。教堂那段很震撼。電影體現的批判性和諷刺性,讓人疑惑為什麼現在比80年代還敏感?
同志們,這是中國最早的國産CULT片啊,緻敬!猶記少時觀看,被裡面刻意布局的顔色和光影鎮住,原來現實的故事可以這麼超現實,牛啊~
本片的最出色之處,在于真實再現了黨委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的公司黨委會:荒唐,可笑,無奈,低效,繁冗。。。本片絕對是不可多得的華語佳作,它源于那個過去的時代,但絕對超前于時代,也高于時代。
“一個象棋子值多少錢?你為什麼花一塊多錢的電報費去尋找一顆不值錢的棋子呢?”這句話是多麼的耳熟。
正如法官說: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扶她?為什麼要送她去醫院?為什麼不向家屬讨要墊付的200元錢?
當時電影審查比如今寬松得多。影片對黨委對知識分子的不信任和不明智幹預礦山公司決定有明顯批評,也對宗教持寬容态度(天主堂那場頗驚人)。有對“反特片”的戲仿。形式感探索值得關注,聲音蒙太奇,色彩(黑,白,紅)有象征意義。并有當時那首流行歌 “阿裡,阿裡巴巴,阿裡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