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鐘120擊120battementsparminute(2017) 心動120(港)/BPM(台)/心跳120/120拍的節奏/120BeatsPerMinute/BPM(BeatsPerMinute)
每分鐘120擊120battementsparminute(2017)的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初期,彼時艾滋病肆虐,一個名為“ACTUP”的民間公益組織走到了公衆的視線之前,其中彙聚的除了同性戀群體外,還有身患艾滋病等待着醫療救助的病人們。組織希望能夠通過一些過激的社會活動來激起民衆和政府醫藥部門的關注。
内森(阿諾德·瓦盧瓦ArnaudValois飾)是剛剛加入了組織的新人,在這裡,他結識了名為西恩(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NahuelPérezBiscayart飾)的活躍成員。随着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漸漸産生了感情。西恩身患重病,病情在不斷的惡化,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積極的投入到了抗争的潮流之中。在此過程中,内森的角色從一個情人漸漸向照拂者轉變,他對西恩,以及對ACTUP組織的感情也經曆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内森(阿諾德·瓦盧瓦ArnaudValois飾)是剛剛加入了組織的新人,在這裡,他結識了名為西恩(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NahuelPérezBiscayart飾)的活躍成員。随着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漸漸産生了感情。西恩身患重病,病情在不斷的惡化,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積極的投入到了抗争的潮流之中。在此過程中,内森的角色從一個情人漸漸向照拂者轉變,他對西恩,以及對ACTUP組織的感情也經曆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每分鐘120擊120battementsparminute(2017)的影評
愛,疾病,死亡,與抗争
每分鐘120擊 (2017)8.32017 / 法國 / 劇情 同性 / 羅賓·坎皮略 / 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 阿諾德·瓦盧瓦一首關乎愛、疾病、死亡與抗争的交響曲影片的背景設定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巴黎,那是一個被艾滋病陰影 ...
beautiful yet powerful
*全都是短評裡寫不下的廢話真的很法國……符合了我對法蘭西的一切美學想象。前半段是很好的社會運動内容诠釋,組織、辯論、行動,觀點交鋒,竭力抗争,即便遇到阻礙或矛盾但還是能有邏輯的讨論,有條不紊地呼籲社會關注,讓世界聽到自身訴求。真是給 ...
看完全場沒有掌聲,隻有響指。抗艾之路像一條血之河流,染紅了巴黎的天空。每一個每一個死去的人,連灰燼都在對無視之人呐喊。同志題材電影的标杆。
一部自信的電影,拍得沉穩自信,演得誠實自信,自信地面對疾病,自信地面對身體,自信地面對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樣,自信地去激辯,去抗争,去生存,用陳丹青的話說,裡面每個人都長了一張“沒有被欺負過的臉”,很慚愧啊,别人的電影在自信地關注自信的問題時,我們的電影還在猥瑣地關注猥瑣的話題。
三星半,前半部分更好,社會運動拍得特别熱血,剪輯,攝影與配樂全面配合。不提主題,它也是一部很好的社會運動題材。後面逐漸從面進入點,個體情感描述之後,反而落俗了。
非常有尊嚴和力量的一部電影。對于沒看懂最後在家裡吊唁場景的朋友,直到2017年6月20日,在法國因為艾滋病去世的人都沒有權利得到殡儀服務...
今年最重要的同志電影,完完全全拍給同志看的、讓同志感同身受的生命樂章。激蕩的群體運動和個體的愛、病、死交纏在一起,以每分鐘120擊的強度澎湃敲打心髒,靈活多變的剪輯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在抗議還是在開趴體。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我也是HIV陽性。真正該得金棕榈!
如果普通人的心跳是60下,LGBT需要每分鐘120擊。
前半段堪稱驚豔,然而跟導演前作《東方男孩》相比,影片的節奏掌控力在後半段尤為讓人失望。影片在第二次夜店特寫塵埃時覺得要結束了,在集體躺屍抗議而且響起一首疑似片尾曲的英文歌的時候也覺得要結束了,在塞納河水變血水又覺得要結束了。盡管最後的死亡段落冷靜克制,仍然覺得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