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Leconcert(2009)的劇情介紹
安德烈(阿列克塞·古斯科夫AlekseiGuskov飾)被盛贊為音樂天才,曾經當過俄國最偉大的交響樂團“波修瓦”的著名的樂隊指揮。但因拒絕驅逐樂團裡的猶太樂手,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沙查(迪米特裡·納紮羅夫DmitriNazarov飾)而被解雇,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波修瓦”現在的經理為了愚弄和羞辱安德烈,讓他留在樂團當清潔工。安德烈在無意之中發現了一份傳真,法國巴黎最大的普萊耶音樂廳邀請“波修瓦”去演出,要求在兩周之内給予回複。安德烈突然想到了一個瘋狂的計劃,他要把以前的那些音樂夥伴重新聚攏起來。被樂團流放之後,他們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群混雜在莫斯科街頭的最普通的人,從出租車司機、搬運工、跳蚤市場的地攤攤主到色情電影的配音演員,做的都是勉強維持生活的底層工作。他們決定頂替真正的“波修瓦”去巴黎,要向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展開複仇……
音樂會Leconcert(2009)的影評
《音樂會》——第二部讓我落淚的電影
繼去年冬天的《愛樂之城》後,這是我人生第二次看電影落淚。語言太單薄,我無法表達我的震撼,簡單叙述幾句。最開始被吸引是因為熱愛音樂,但很快我就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指揮家因為一場人禍,三十年未能擡頭,三十年。如今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産生 ...
片子隻三星,另兩顆星給最後15分鐘,為了偉大的柴可夫斯基,熱淚盈眶不丢人。與【和你在一起】類似,有着東歐的荒誕和放肆,大部分時間很俗套,片尾突然爆發。在高超的蒙太奇中,身世真相大白,苦難被歲月鍍金,凡人翻身終不再是廉價勵志,而化身為集體緻敬,向古典音樂、向極權時代的人性之光。
最後的音樂會情節太精彩了,音樂的高潮,情節的高潮以及情緒的高潮。借音樂達到一種心理的交彙。那群被時代阻住夢想的老人,在30年後重新尋找夢想。雖然很多勵志片最常用的橋段,不過這樣的故事永遠不會過時。隻要你也還堅守着自己的理想,就一定會被感動。諷刺與幽默,十足催淚彈。
政治永遠也泯滅不了人性。如同那場精彩絕倫的演奏會一般,電影的開場太過淩亂松散,直至最後的十五分鐘才真正進入狀态,也因為這段高潮把影片整體拉高了一個檔次。★★★☆
莫斯科的交響版少林足球。但是我無法解釋為何我會看到無法自抑的淚流滿面
是中國共産黨有問題還是共産黨有問題?diesel是服裝提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