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政委Комиссар(1987) 同志/人民委員/Komissar

導演:亞曆山大·阿斯柯爾道夫

編劇:亞曆山大·阿斯柯爾道夫/瓦西裡·格羅斯曼

主演:諾娜·莫爾久科娃/羅蘭·貝科夫/賴莎·涅達什科夫斯卡娅/瓦西裡·舒克申/謝爾蓋·尼科年科/奧塔爾·科别裡澤

語言:俄語

類型:劇情/戰争

上映日期:1987-07-15(莫斯科電影節)

蘇聯 106分钟

女政委Комиссар(1987)的劇情介紹

前蘇聯1967年阿•阿斯柯爾道(AleksandrAskoldo)夫執導的一部遭禁20年的經典戰争名片,根據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說《在别爾季切夫城》改編,諾娜•莫爾久闊娃(《青年近衛軍》)主演,國内曾公映過。
影片拍成後即遭禁,導演也因此被開除黨籍,本片也成為他唯一的一部作品。影片在拍成20年後(1987年)終于解禁上映,不但在蘇聯國内外引起了轟動效應,并應邀參加了西柏林、多倫多等10多個國際電影節,榮獲1987年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并獲1990年四項列甯獎金。
劇情:
在國内戰争的嚴峻年代,一支紅軍部隊擊潰了白匪軍,來到南方邊陲的小城鎮别爾季切夫。女團政委瓦維洛娃戎馬厮殺,執行軍紀毫不留情,她曾把一個未經許可順便回家住一夜的士兵葉海林當作逃兵處決了。目前,瓦維洛娃懷孕已臨近分娩,團長決定把她安排到這個小鎮的洋鐵匠葉菲姆夫婦家去待産。葉菲姆是信奉基督教的猶太人,家裡人口多,有老母及6個孩子。葉菲姆對于鎮長把瓦維洛娃安置在他家不表歡迎。他對政治不感興趣,他認為紅軍和白匪都不會給他這個猶太人帶來好處,上次白匪來犯,還殘忍地處死了他的哥哥。瓦維洛娃與這個信基督教的猶太家庭也格格不入。但葉菲姆的妻子、善良勤勞的瑪麗娅對她的悉心關懷和照顧改變了她的看法。她以普通女人的眼光看到了這一家人的生活雖不富裕,但卻溫馨而和諧。瓦維洛娃分娩時,瑪麗娅為她接生,并讓她同意按基督教的儀式為孩子祝福。瓦維洛娃成了一個會哼搖籃曲的媽媽了,并覺得自己也是葉菲姆家中的一員,常常幫着瑪麗娅做家務事。團長來看她,通知她:白匪開始進攻,紅軍即将轉移,但一個月後會回來。團長希望她和野戰醫院一起乘馬車撤退,她沒有表态。團長派人給她送來了一些食品,同意她留下。但當紅軍開始撤退時,瓦維洛娃心情矛盾地思考再三,哭泣着給孩子喂了最後一次奶,把他留放在葉菲姆家的床上,大踏步地走出院子,去追趕離去不久的紅軍隊伍了。
幕後:
1967年,本片尚未完成就遭到了厄運:攝制組在烏克蘭拍片,莫斯科多次來電報命令停拍,但攝制組還是把影片拍完了。審看樣片時,影片遭到了禁映,拷貝被剪得支離破碎,一些素材也被焚毀。編導阿•阿斯柯爾道夫受到了迫害,他被扣上“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帽子,并以不适合從事電影工作為由把他從電影廠除了名,甚至還企圖以揮霍資金的罪名追究他的刑事責任。1969年,阿•阿斯柯爾道夫被開除出黨,并離開了電影界。他給黨中央寫信,提出申訴,1972年,他恢複了黨籍,但仍被禁止從事電影工作。1986年,前蘇聯所有遭禁映的影片都開禁了。于是,阿•阿斯柯爾道夫也想讓他的影片《女政委》登上銀幕,但本片已無完整的拷貝,後來在國家電影資料館找到一個被偷偷保存下來的拷貝。阿•阿斯柯爾道夫花了半年時間修複了拷貝,《女政委》才于1987年正式上映。離開電影界達20年之久的阿斯柯爾道夫重新歸隊,本片是他從影以來惟一的作品。
影片上映後在蘇聯國内外引起了轟動效應,并應邀參加了西柏林、多倫多等10來個國際電影節。《女政委》獲1987年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并獲1990年四項列甯獎金。無論在國内外,很多人都不理解本片何罪之有?或許是因為人性在女政委身上的蘇醒受到了譴責,或許是因為葉菲姆一家使瓦維洛娃變得有人情味了,而不是瓦維洛娃從鮮明的階級立場出發,和這家不信馬列主義,隻信上帝的人劃清界線。反正本片不符合那些經典教條,這就是它的罪名。阿斯柯爾道夫說他拍攝的是一部關于人的尊嚴和愛的影片,一部對女人、對家庭、對孩子的愛的影片。瓦維洛娃在生孩子之前,身上隻有軍人的勇敢和原則性,缺乏女性的柔順,生了孩子之後,她成了一個閃爍出母愛的真正的女人了。
瓦維洛娃由諾娜•莫爾久闊娃扮演,她曾在《青年近衛軍》中塑造了烏麗娅的感人形象,并主演過《不稱心的女婿》《主席》。

女政委Комиссар(1987)的短評

  • Mannialanck

    7。找不出被禁的理由,女政委的刻畫還是很成功的

  • 丁一

    觀影盤點期,看過留腳印~

  • YiQiao

    失去人性的人 被信仰異化的人 不可能重新成為人的人 和被封禁的影片 被迫害的電影工作者//隐喻蒙太奇用得妙極了 抽象的心理的意識流的内容如何用具象的影像表現本就難的不行//如何用畫面和音效達成疼痛的通感//電影在表現形式上在表達核心上的無國界是藝術的賦予//生活促人反思 那些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信任體系對于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麼//雖然是視聽語言課上拉的片 但我不覺得老師有理解到故事内核 或者往好了想隻是他沒說出來

  • 小羊仔

    弗洛伊德一樣的蘇聯戰争片很頭疼啊。還是女性視角,一到女政委的回憶就像希區柯克一樣,咣咣咣的吓人。

  • мая

    8,蒙太奇和長鏡頭兩大美學思潮留給蘇聯電影的最後遺産,畢竟電影在柏林重見天日的時候(還跟紅高粱同場競技),蘇聯都馬上要沒了。可能就今人眼光來看,這個電影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般的大逆不道,或許在蘇聯審查者的眼中宣揚戰争人性論就已經是突破底線了,但也可能并非如此,畢竟電影還涉及了同樣比較敏感俄羅斯猶太人問題。電影很讨巧地用女政委這個女性戰争參與者的形象作為喻體,把人性和母性進行勾連,用聖母像、搖籃曲這些元素來進行強化。母親分娩在電影中顯然就是戰士艱難找回人性的那個決定性動作(蒙太奇寓意極其明晰),隻是結尾還是要政治正确一下,留了個女政委抛下孩子回到戰場的結局,最後國際歌都唱了,這樣都無法改變被禁的命運,确實挺讓人無奈和惋惜的。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女政委Комиссар(1987)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