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2013)的劇情介紹
獨立紀錄片《邊城》,2013年春節期間,導演與長沙火車站流浪者一同生活了近一個月,拍攝了這部紀錄片。希望有更多人理解他們的真實生活,記錄中國底層真實社會。西南大學攝制,曾獲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紀錄長片、最佳攝影等獎項。從流浪者的視角審視中國春節
邊城(2013)的影評
近年接觸流浪人群的一點感觸
流浪人群,組成非常複雜。裡面有拾荒者,農民工,孤寡老人,小偷,混混,老賴,職業乞丐,殘疾人,家暴受害者,精神病人,孤兒,甚至還有江湖術士,民哲文青……簡單粗暴地說,他們普遍的八字命運和身心狀态有各種複雜乃至嚴重的問題,因此露宿街頭, ...
感覺紀錄片一開始是導演想主導控制一些記錄,但處理有覺得生疏、不當的地方,到後面是人物慢慢把攝制者帶走了,逐漸形成了片子本身的穩定的内容。對于片中的人物也是從質疑,到不滿,再到最後的諒解。值得一看。
從一開始精英視角的同情,到發現“真相”後的批判,再到最後的包容、理解,導演始終是帶着強烈的主觀情緒在拍攝、剪輯。挺好的。
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熟悉了,這些火車站滞留者的動作、姿勢、語調對我來說太真切了,每年暑假我住在爺爺奶奶家時,晚上散步都會經過火車站,我看着這些遊移在流動空間的滞留者們産生了一種真實的眩暈,他們仿佛就在我身邊呼吸一樣。小時候父親高橋大市場開過飯店,記憶中接觸到的食物貨運工的樣貌與氣質與片中别無二緻,這些遊民在一個封閉而開闊的微型流浪社會(火車站與汽車西站)中進行着毫不自知的布朗運動,痛苦、沉淪與中年男性的萎靡一同凝縮與滞留在火車站與大市場中,對我而言這才是真實而赤裸的長沙。
關注弱勢群體是好事,但能不能稍微克制一點
現在的瘟疫空城,不知道有多少流浪漢因為找不到餐館的剩菜剩飯而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