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TheSocialDilemma(2020)的劇情介紹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TheSocialDilemma(2020)的影評
看完這個紀錄片,感覺自己當下就活在楚門的世界中,所有的信息都被他人掌握,所有的喜好都被别人牽引和控制。軟件會精準識别我喜歡的内容,然後不斷推送,進而進入信息繭房。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睡前在看手機,無聊的時候看手機,手機日 ...
當我們談論互聯網時,我們稱贊它為我們呈現多元的文化、目不暇接的信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也看到互聯網上尖銳的對立與争吵。所以,發達的現代社交網絡真的讓我們減少的分歧與隔閡了嗎?恰恰相反。互聯網算法正在為我們每個人打造屬于我們自己 ...
早上看到一個互助貼。妻子懷孕4個月,丈夫在創業,工作忙不停,沒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妻子。表現在不煮飯,不主動做家務,洗碗不洗鍋,做事情不主動,周末體檢不開車,帶着妻子搭地鐵等。婆婆因為疫情,不能來當地城市,如果去月子中心又覺得花費太貴。 ...
.所以,這其實是一部恐怖紀錄片吧!!!太恐怖了!!在大數據的網絡世界裡,我們不僅沒有隐私,還可能被無形中注入他人想法。我們不僅被數據監視,還會被當成産品利用。正如紀錄片所言,“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産品,那麼你就是被賣的産品。”.毫無疑問 ...
第一次真正使用智能手機是2012年高考結束以後。雖然高中時也間歇地用過一段時間智能機,但是學校的明令禁止和3G網的龜速,讓我對它停留在淺嘗辄止。2012年夏天,買了五月天代言的HTC手機的我,第一次發現原來APP版的豆瓣這麼好用,比 ...
還不錯的紀錄片啦。向大衆起底當代互聯網技術企業的陰暗面,直擊核心——這些高新企業讓使用者癡迷他們的app,把使用者的關注當作商品,販賣給廣告商們,這是企業們重要的經濟來源。為了攝取更多的利益,企業需要不斷提高使用者的關注程度,而這就 ...
1. 底層邏輯:“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用戶不pay,廣告商pay ==> 廣告商是真正的用戶 == > 用戶(的 ...
如果在第一次看我會打四星,第二次看了,雖然早已忘記了内容,差不多是無前印象的再看一遍,打三星半吧,因為一些情形和概念對于我現在的認知來說并沒有第一次那麼新穎(很高興老了一歲閱曆确實提升了一點)。抵制互聯網資本主義,核心是要明白自己不 ...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2020)8.72020 / 美國 / 紀錄片 / 傑夫·奧洛威斯基 / 傑倫·拉尼爾 羅傑·麥克納米social media isn't a tool waiting patiently for ...
1.social media make money.該片使用了“監控”“引誘”“操縱”等許多令人産生危機感的詞彙,但落點在商品經濟上,所以這裡有一個簡單的邏輯:social media make money. 在這個簡單邏輯下,我們 ...
自己一邊看這個片子一邊控制不住想拿起手機刷豆瓣簡直就是最大的dilemma
最諷刺的是你之所以能看到這部片子,多半也是因為它被網飛自己的大數據和算法推到了用戶主頁。這種感覺就像是有天邁克爾·貝跑出來拍了一部【電影藝術是如何被濫用CGI特效的好萊塢大片毀掉的】紀錄片一樣。
年度最佳恐怖片
影片翻譯成”監視資本主義“太符合中國上層領導了,其實就是講了社交網絡怎樣賺錢、怎樣改變和監視用戶、大數據統治的,其影響會延伸和觸及到人性、進化、政治競選等領域。但人類曆史中的謊言、煽動、陰謀、階級等現象,并不是網絡時代就特有的,隻是網絡時代讓這些現象具有更大規模、更快的反應而已,但不能把原罪歸于網絡。
一個夾帶私貨的意識形态宣傳機器。
批判社交媒體傳播假新聞,但是通過社交媒體相信中國人燒了5G。
批判社交媒體傳播假新聞,但是通過紐約時報相信假新聞是中俄特工散布。
以“民主自由”的名義散播假新聞,進行顔色革命。卻同時把自己的“民主自由”當做是受害者“our democracy is in danger.”
“俄羅斯影響大選”論又來了,轉移國内矛盾。
賊喊捉賊。假扮可憐。現身說法。悖論。西方行為藝術。 萬物皆可政治。
本片就是潛移默化地在控制和改變正在發生的事件,社交媒體改變了他們的頭腦構造的現身說法。
西方掌握了輿論制高點,通過媒介操控世界,然後又通過批判媒體來自我标榜,真是雙赢。不明就裡的人會覺得批判的人是清醒的,被他們批判的是真實發生的。包括裡面引用的NY Times 本身就是意識形态fake news 集大成者。
一邊抗拒一邊沉迷,也是無解了。
朋友圈已經關閉了好幾年,也不用微博和fb的我感覺自己還是有點覺悟的。
聚衆吸牍哪家強 網飛找來這群人一個勁戳别人脊梁骨 沒種把自己的5秒跳轉下一個視頻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