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公衆号黑膠圖書館



1968,倫敦,一支由吉他手Jimmy Page、主唱Robert Plant、貝斯手John Paul Jones和鼓手John Bonham組成的搖滾樂隊橫空出世。這支在後來名垂搖滾樂史的樂隊似乎預感到了自己将在歐陸刮起的一陣重金屬旋風,将自己的樂隊取名為Led zeppelin,意為領銜的齊柏林飛艇。

齊柏林飛艇作為整個滾圈最大的老炮兒之一,對整個搖滾樂的曆史進程有極大的貢獻,他們傳承并重塑了硬搖滾,孕育了重金屬搖滾的雛形。

4個符号分别代表4位成員,
從左至右依次為:吉他手Jimmy Page、貝斯手John Paul Jones、鼓手John Bonham、 主唱Robert Plant
齊柏林飛艇在所有的樂隊中唱片銷量僅次于披頭士,可以說沒有哪個愛搖滾的少年屋裡沒張飛艇的碟。此後的Queen,槍炮與玫瑰,Bon Jovi,涅槃,碎瓜等一系列偉大的樂隊也都是他們的粉絲,作為搖滾樂重要的啟蒙,他們對硬搖滾、金屬、流行金屬甚至Grunge的影響貫穿了整個搖滾史一直持續到今天。

《Led Zeppelin》,1969,Led Zeppelin
Led zeppelin在成立後的次年推出首張同名唱片《Led Zeppelin》,這張取材自經典布魯斯旋律,風格硬派的原型搖滾唱片讓Led zeppelin的名聲如飛艇一般升上高空,并在美國賣出了高達800萬張的銷量。

《Led zeppelinⅡ》,1969,Led Zeppelin
随後Led zeppelin趁着飛艇上升的勢頭,又在同年發行了第二張唱片《Led zeppelinⅡ》。

其中《Whole Lotta Love》這首五分半鐘的單曲将重金屬的風格貫徹到底。曲子一開始一聲咳嗽揭開序幕,爆點十足的電吉他solo将聽衆帶入到屬于齊柏林飛艇的個人空間,狂亂急躁的節奏和主唱Plant獨特的沙啞的嗓音令人感到興奮。

中間一段伴随着迷幻錯亂的蜂鳴,含義不明的喃喃自語如高潮來臨前的躁動不安,讓人焦躁地想去把自己所有的欲望全部通過嘶吼出來,這一刻所有的壓抑,都在等待着後面plant的一句——I WANNA BE YOUR BACKDOOR MAN 的噴發。

Led zeppelin四人駕駛這艘已成長為無敵戰艦的龐然大物,開向了新的征程。如果說剛剛過去的60年代屬于披頭士,那麼即将進入的70s,就是齊柏林飛艇的時代。他們把重金屬炸彈從高空投下,讓英倫乃至歐陸變為一片硬搖滾的焦土。

《Led zeppelinⅢ》,1970,Led Zeppelin
1970年推出的《Led zeppelinⅢ》中的《Immigrant song》堪稱Led zeppelin的代表作,全曲以北歐神話為背景,基于維京戰士們争奪戰鬥的場景,靈魂鼓手John Bonham以其超強節奏控制為全曲定下基礎,主唱Plant充滿戰鬥意志與激情的嗓音也使這首歌除他以外無人可以複刻。

之前诟病樂隊歌詞簡單低俗的樂評家也在這首歌裡被樂隊以維京戰矛徹底回擊。

《Led zeppelinⅣ》,1971,Led Zeppelin
1971年,這架火力全開的飛艇飛向了最高空——《Led zeppelinⅣ》。它作為搖滾樂史中最重要的唱片之一,影響力絲毫不亞于披頭士的《abbey road》,Queen的《A Night at the opera》或者U2的《The Joshua Tree》。

這張偉大的唱片作為嬉皮士年代末期的産物,反映了那個年代遺留的反叛精神,并被認為是嬉皮士精神的聖經。以《Stairway to Heaven》為例,這首八分鐘的長歌包含着迷茫、神秘、生命宗教色彩,全曲恢弘磅礴,宛如一章關于生命的搖滾交響樂。

前半部分Plant低沉地訴說一個女孩相信她能夠購買通往天堂的階梯,憂郁而帶着如陰雨天般的迷茫,如一首抒情長詩。Plant不斷重複着用makes me wonder來表達自己以及身處的這個時代的迷惑,吉他民謠的方式恰好前半段緩和的抒情,讓人沉浸在倫敦陰郁不見天日的foggy day。

後半段開始以John Bonham的鼓聲作為開頭,巨型飛艇夾帶搖滾陣風撼動倫敦城,陰郁一掃而光,轉而是搖滾的狂轟濫炸,Jimmy的電吉他如狂風橫掃泰晤士河,吹起巨浪卷向聽衆,而狂風驟雨過後,整首生命長詩回歸于初生那刻的平靜,Plant嘶啞地用一句She’s buying a stairway to heaven 結束整曲史詩,讓人感覺似乎經曆了一次完整的人生。

而唱片中出現的《Going to California 》則被稱為是Led zeppelin最好的民謠,這首用木吉他為主旋律的民謠把Led zeppelin的多樣風格演繹地淋漓盡緻,喪和迷茫作為整張唱片的基調被延續下來,Jimmy安靜地彈着木吉他,Plant溫和地講述了一個男孩孤獨尋找一個在黎明中騎着白馬的女人的故事,憂傷中帶着一絲未斷絕的希望,如整個迷茫的70年代,也如十年後的他們自己。

唱片中的《Misty Mountain Hop》用嬉皮士诙諧幽默的方式表達了對警察威權的抗争,恰如其事地結合了嬉皮士們磕藥後的感官體驗,把整首曲變成了一首飛大了之後的呓語。意識的恍惚加上鼓手John巨大的能量,足以讓聽衆産生一種恍惚感,似乎身處的不是現實,而是曲中靈魂翻飛的群山。

《Led zeppelinⅣ》這張唱片還有一首值得推薦的歌,它不像前面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Stairway to Heaven》,也不像《Going to California》那樣是個哀傷的故事,它更像是飛艇駕駛員們為了回應初心而作的純粹的搖滾樂——《Rock and Roll》。

它沒有複雜的感情,沒有深刻的寓意,它的一切與一切皆為Rock and Roll時激情與活力的充分釋放。為了宣洩寂寞,為了排解孤獨,為了把最真實的自己表達出來。這首單曲在整張唱片中不似天堂的階梯那般突出,但我想,這首《Rock and Roll》或許是飛艇舵手們送給自己的一份禮物,雖然簡單,但是它喚起了齊柏林飛艇當年升空的初心,正是因為一直保有這份心境,齊柏林飛艇才會如此偉大。

人們至今依然在懷念、熱愛着齊柏林飛艇這支來自遙遠的70年代,且隻存在了差不多12年的樂隊。這不止是因為他們對搖滾樂的偉大意義,更是因為他們這種最純粹的音樂形态,讓我們可以永遠記着搖滾樂最開始的模樣。

12年的時間對于一支樂隊而言并不算太長,最為可貴的是這艘飛艇在鼓手John Bonham意外死去的情況下并沒有選擇再選擇一位新的鼓手重新開始,而是選擇解散了這支傳奇的樂隊,不願勉強地繼續下去。

我們永遠都可以認為齊柏林飛艇并沒有在升到最高時隕落,他們隻是将飛艇一直停在了高空中,用它的搖滾炸彈轟炸着每一個路過的人們。
飛艇沒有墜落,它依然可以帶我們升上那個搖滾樂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