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的電影《頭号玩家》 一經上映,就獲得衆多宅迷的超高好評,豆瓣評分8.7。我認為這部影片之所以這麼出衆,原因很多,但可以簡明扼要地概括為這麼一句話:在感受審美愉悅的同時,獲得最本真的需求。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頭号玩家》熱在哪裡。
第一,大師的手筆,一場視覺聽覺的盛宴。《頭号玩家》 是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作品,通過現實與虛拟的結合,打造出來的一場真實又科幻的巨作。斯皮爾伯格本人被譽為“善于運用電影藝術,創造一個智慧與理性的世界”,正巧《頭号玩家》充分地體現了這句話暗含的意味。《頭号玩家》被人們稱為緻敬經典,這個影片一共有109個彩蛋,來自80、90年代的電影梗、音樂梗、遊戲梗、漫畫梗等等;它融入了現代流行元素、CG特效、AI全息投影,畫風充滿未來神秘的氣息、顔色鮮明,斯皮爾伯格将這些技術和經典電影彩蛋結合,使這部電影充滿生命力。電影有一個鏡頭有一個讓我落淚的鏡頭:《綠洲》遊戲創作者哈利迪對男主人公韋德說的最後一句話,“謝謝你玩我的遊戲”。這不僅是哈利迪對韋德讀懂他遊戲的真摯的感謝,這也是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觀衆深情的告白、對觀衆讀懂他電影的感謝,“謝謝你看我的電影”。《綠洲》是哈利迪給電影中的人們的禮物,而《頭号玩家》則是斯皮爾伯格給觀衆的禮物。這種設定和安排不僅能巧妙地展示斯皮爾伯格對經典電影的熱愛還能激起觀衆的懷舊情懷和老梗注入新活力的新鮮感。同時,斯皮爾通過這樣的盛宴還告訴我們,過去已成為過去,我們可以緻敬、可以緬懷、但不能沉迷,當下的現實才是最真實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來自社交恐懼症患者的自我救贖。
一部好的電影,必定有深刻的人物形象。 首先,《頭号玩家》這部電影當中展現給觀衆最直觀的人物便是玩《綠洲》遊戲的大衆,包括哈利迪。他們生活不如意,或是住在平民窟或是忍受契約工的折磨或是忍受内心的痛苦,他們似乎把虛拟的世界當成了現實,因為他們在那裡是無所不能的人。這類最典型的人,被稱為社交恐懼症患者。電影中男主人公說:“如今這個時代,現實生活一團糟,每個人都想逃離現實。這就是為什麼哈利迪成為了我們英雄。他讓我們足不出戶也能周遊世界,他給了我們一個去處。”“除了吃飯、睡覺和上廁所,無論什麼事,都可以在綠洲裡完成。”不需要面對現實,可以在虛拟世界中度日,沒有人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可以在虛拟當中交友度日。玩《綠洲》的人深陷這裡,創造《綠洲》的哈利迪也是如此,他自卑、懦弱、希望靠着虛拟逃避現實的痛苦。這似乎是一個怪圈,似乎沒有人覺得沉迷虛拟世界是不對的,因為在他們看來《綠洲》給了所有人最大的心靈救贖。再次,最特别最有血肉的人物設定,男主人公,韋德。韋德也是一個“社交恐懼症患者”但他也是第一個跳出怪圈的人,他在尋找哈利迪留下的三把鑰匙的同時,發現了哈利迪這個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内心矛盾與痛苦,哈利迪想要逃避現實,創造了《綠洲》。但很快韋德意識到不對,哈利迪犯下的錯誤,韋德不願意重蹈覆轍,最後他也如願改變。于是這樣内心堅韌的韋德成為了《綠洲》的頭号玩家,成為整部影片最有血有肉的人。他的經曆告訴我們,社交恐懼症患者真正的救贖不是沉迷虛拟遊戲《綠洲》,而是要再次走進現實,因為現實才是最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思想的共鳴。虛拟現實溫暖感人,但隻有現實才是唯一真實的東西。尋找開啟彩蛋的三把鑰匙貫穿整部電影,電影中的人們瘋狂地尋找彩蛋,因為找到彩蛋就意味着繼承哈利迪的五千億美元和整個《綠洲》。韋德也不例外,他也渴望找到彩蛋,獲得成功。但是一直到電影的最後,韋德成了最懂哈利迪的人,他通過哈利迪生前影像,明白了哈利迪最想要告訴人們的道理。三把鑰匙開啟的不是金錢财富,而是人類的救贖之門。第一把鑰匙告訴你,生活不如意、眼前的難關過不去時,你可以試着學會以退為進。第二把鑰匙告訴你,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遵循内心,學會勇敢,學會邁出第一步,才有獲得一段美好愛情的可能,不然将會永遠活在愧疚和痛苦當中。第三把鑰匙告訴你要對友情忠誠,哈利迪對友人的愧疚讓韋德明白,友情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這三把鑰匙将所有玩《綠洲》的人們從虛拟世界中拉回現實。電影的最後有一處留白,那就是韋德和朋友們繼承《綠洲》之後,大家的生活會怎麼樣。雖然電影沒有告訴我們,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人們不再過多的沉迷遊戲,而是懂得了遊戲的真谛——回歸現實。正如哈利迪最後對男主人公所說,“雖然現實令人恐懼,令人痛苦,但它依然是唯一一個,能夠讓你吃一頓大餐的地方。因為現實是真實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頭号玩家》 可能不是一部科幻經典,但它卻在給我們娛樂體驗的同時告誡我們所有人:“隻有現實才是真實”。遊戲的真谛不是為了通關,而是為了在玩過之後回歸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