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電影很多,電影中看到的是自己想看的。然後思考和見習,再梳理出來。嗯,我的所得也很多。

原先總在與對方相處中,尋找事情的真相,然後在事情真相中判斷是非對錯,判斷是否有愛,更準确的是是否被愛着。現在,我的思考是:你所見所感是真相麼?事件或對方的真相到底有那麼重要麼?你與這個世界最刻骨銘心的鍊接是什麼?于是,我這個電影迷在如下的電影中取證了自己想要的:

電影一:當事者就明了事情的真相嗎?事情的走向是設局出來的嗎?

《利刃出鞘》:富可敵國的老人用錢供養着親情,也将親情推向敵意與罪孽,并将自己置身于孤家寡人的境地;唯獨身邊的女傭給他的是有溫度的關愛。最後的遺囑是把自己打造的财富留給女傭。案件圍繞老人之死是他殺還是自殺展開。這麼說,太俗套了哈!

關鍵閃光點在下:

“老人的死”~真相到底是什麼?真相到底在誰的手中?

老人是當事人~他最終意願是設局幫助女傭逃離現場;

女傭是當事人~她以為自己身在其中,看到真相的全過程;

老人的孫子是當事人~他是始作俑者~他以為自己設計的局面是天衣無縫。

而電影的巧妙就在于:每個人就像環環相扣的齒輪~讓事态互相交錯咬合着向前發展,任何自以為是的當事人都無法自知事情的真相,更無法操盤事件的走向。電影的另一個精妙之處在于:女傭的一切行為随從心意,順從直覺,反倒是破了一個個設局。

因為遺囑,家族成員群起而攻之,或威脅恐吓或威逼利誘,善良的女傭在瞬息萬變的事件走向中,茫然不知所措。是偵探點醒了她,能覺知答案的,還是内心。當她站在二層陽台,女主的形象出現,已經走出愧疚與糾結,綻放自信和魅力。電影的升華是:各種因素交錯縱橫,事件的真相撲簌迷離,事件是棋盤、每個人都是棋子,動一發而牽全身。但美妙在于:清晰貫穿其中的是~女孩的内心直覺引領着天意向善的美好結局。

電影二:取證和法律可以獲得事情的真相麼?事情的真相還有那麼重要麼?

《誤殺》,一段話概況:兩個地位懸殊的家庭,孩子從侵犯到殺害以後,展開一場兩個家庭的精彩絕倫的決鬥。決鬥的結果是小人物家庭以一個父親之力,重新構造和布局了案件,讓明察秋毫、斷案出神的警察局長(也是被害者媽媽)即使是心有所指,卻無以為證。

精彩如下:

通過雙方反反複複的博弈,冷冰冰的法律取證不能還原事情真相,更關鍵的是事情真相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位高權重的被害者父母放下趾高氣昂,在面對親子的死相不明,癱軟地面對對方父親,以家長的平等姿态獲得心裡最柔軟的共情。隻為求得一個真相:孩子還活着麼?

電影中弱勢家庭的父親沒有文化~成為孩子的不齒,平實的生活中總會有那麼多不盡人意的抵觸、不理解、摩擦和碰撞。但,在最危難關頭,這個沒有文化的父親以一己之力保護了家人。愛助其成長,但也是痛徹心扉的!愛和文化無關,和最本質的人心相關!一個普通家庭的父親成為電影的英雄人物,他的内在聲音隻有一個:“我沒什麼能耐,不能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擋在你們前邊”。

影片的精妙之處,在于結尾~讓人惋惜感歎的結尾:法律的裁決随着父親的設局方向~走向完美~可以逃避審判,但事件的走向還是直指父親的人心所向~自證有罪~贖罪。

電影三:當事人對情感真相了解麼?第三人用愛辨識愛、鍊接愛

《兩隻老虎》~主線條:當一個人在一個高點折了,才會回到起點。回到起點,看到自己一路為了跑向那個高點,卻丢掉了心的指向,丢掉了愛的溫度、愛的能力。

“劫匪”找到前任。前任回複,“......, 我很高興,我逃出來了,祝你幸福!”這是鮮明的情感~斷舍離。而劫匪在前任飾演影片的過程中,看到了她的真實内心。回去交差,傳話變成了,“我愛你,我真的愛過你,這輩子唯一愛過的人就是你。和你在一起的時光,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影片的結尾,前任說的話與劫匪的傳話一樣。很戲劇、很誇張,但很真實。

情感真相是什麼,誰能去辨識?當事人自己都不得而知,長時間披着厚厚的盔甲去面對彼此,已經感受不到内心的所向。當飾演角色時,将自己充分帶入,讓身體語言去表達比語言本身更可信。而影片的閃光之處,是劫匪對愛的識别,起到了對愛的承接和再一次鍊接。

電影四:情感是有外力能給出标準?給出真相的麼?

《被光抓走的人》概述:奇異光抓走了身邊的人,其中的解讀是:隻有真愛的一對兒人才可以被光抓走。于是,留下來的人,面對愛人、面對家人、面對朋友,引來了無數的恐慌、焦慮、猜忌和自我懷疑。

我覺得,最大的諷刺意味: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丢了愛,丢了愛就無非是丢了自己,迷失了自己。反倒需要一個外力去評判自己愛的歸屬。愛到底是什麼?有标準麼?是可以通過外力簡單給出标準的麼?結果是:科學界否定了對奇異光的解讀。

我剛看完不太喜歡這部影片,原因是昏暗、背叛、壓抑、沒有透光點。沒有像通常的藝術創作~是對愛與美的闡釋。但現在,放在我的主線條來思考,他還是挺有力量的,他的力量~不在于結果,在于導向,導向思考~思考有關愛的屏蔽和迷失。

電影五:醫生的生命預言就是真相麼?真愛可以自證預言!

《隻有雲知道》,概述:起初,跟随電影的節奏,感覺有些壓抑,不知道女主的不安全感來自哪裡。總覺得有解開天大秘密的那一刻,但是,都很失望。結果玄機留在了最後,就是隻有雲知道:她的生命是被醫生預言了的,活不過20歲。所以,反過去理解女孩想愛又不敢去愛,就交給賭博順應天意,面對北極光不是許願而是詛咒。一切都變得可以理解,她和她的愛人對生命的規劃和期許~~長度不一樣。

這是一部很溫情的電影,男主從看到女主的心動、到結婚、到偏僻小鎮過着清淨的生活。走了伴侶常有的激情、熱情到婚姻後的溫情和親情,在平實的、點滴的生活中充滿着愛。在女主那不安全感之外,始終有個善意和有愛的他存在。電影的痛點是:這樣相濡以沫的兩個人,留下一個,送走一個,那句痛徹心扉的一句話針紮人心:“半路留下來的人,苦啊!”

但是,人就是有這樣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讓人成就為有血有肉的人。這個愛戀不隻是激情和欲望,而是,彌漫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你的所思所想就是我的奮鬥方向,我的奮鬥方向就是能幫你實現一切願望:狗狗、房子、鲸魚、極光......。這部電影的喜歡之處在于,诠釋了愛就是平實的細節和幫你圓夢的努力。為了這份愛,男主地喜愛~笛子在這段愛的征途結束,一切歸于平靜了,才得以再現。可贊之處是女孩給自己一個機會,展開自己~擁抱愛情,酣暢淋漓地愛過,生命竟然可以自證預言!

不知是我心有所向,還是電影幫我找到所向。我的當下思考就是:一個事件的真相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永遠是盲人摸象的局限和片面。那麼,真相本身,在我們心裡,隻有穿透厚厚的防禦層,才能清晰可見。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最刻骨銘心的鍊接就是愛~懂真愛的人,才夠真實!即使愛來得痛徹心扉,肝腸欲斷,但是隻能證明我們真實的活過!于是,什麼是真實?什麼是真愛?

每天早上,我多煮出一個雞蛋,給孩子的同桌帶着。給孩子帶的小食都是按照兩個人準備的。因為她的同桌父母離異,沒有一方肯容納這個孩子,原生家庭的愛就是一片荒漠,可憐的孩子。

一天清晨,我拉開窗簾,水仙花僅在一夜爬到最高處像吹着小喇叭一樣,精神的開放了,啊!不期而遇的驚喜!我每天拉開窗簾都有着小心動,然後就是久久地凝望一會兒他們。海棠花也開了。海棠花和水仙花對着開放,他們也像我一樣互相凝視麼?我的窗台有粉、有黃、有白、有綠,愛有餘力,這些是我愛有餘力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