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一個由次級房屋信貸引發的房産泡沫破滅,一次由華爾街引發的“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危機事件,僅僅一年就吞沒了美國超過10萬億美元的資産價值,并且對整個世界的經濟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在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幾乎沒有人會相信房地産泡沫會破滅;尤其是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在一個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在金融市場最發達的美國,房地産作為需求穩定的資産,一個人人都會去希望擁有的财産,竟然直接崩塌。以至于,全球不得不開始進行量化寬松(即大量印錢給市場提供流動)的貨币政策才能逐步解決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危害。

1

08年的金融危機是由大衆在房貸付款上面大面積違約造成的房價暴跌以及需求下降引發的多米諾骨牌崩塌效應,不過其中發生和傳導過程是很複雜的,特别是裡面牽扯的各種金融衍生品工具,即使是一個學習金融的學生也是很難在一時之間搞懂。

但是,作為2000年以後最大的金融危機,尤其是由房貸與房價引起的經濟崩潰;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我們都應該對這一段曆史有基本的了解。尤其是在中國如今房價和房貸壓力的情況下,對我們普通大衆來說,了解這一段金融危機,可以讓我們對國内房地産泡沫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也保持着敬畏之心。

當然,了解一段曆史,閱讀總是最有用的方式。離着08年已經十餘年過去,對這次金融危機的相關解析的報道和書籍不在少數。但是,對于我們大衆來說,08年金融危機涉及的金融衍生産品确實太難搞懂了,以及其中複雜的聯系也是讓人有點琢磨不懂。

2

不過,亞當·麥凱導演根據邁克爾·劉易斯的同名書《大空頭》(The Big Short)為我們改編了一部同名電影《大空頭》。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曆史和人物背景進行創造,其中更是用了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當年那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向觀衆描繪清楚,看的時候有一種類似于半電影半紀錄片的感覺。

這部電影是以華爾街少數最先洞悉美國房貸市場危機的基金經理們的視角,描述了從他們如何發現房貸市場的荒謬性到開始做空以及發現市場的欺詐行為和非理性到泡沫破裂的整個過程。其中,這部電影也通過不同的角度向我們闡釋了整個次貸危機(即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的前因、過程和結果,讓我們對這次事件有一個多維度的看法和進一步的思考。特别是電影後半段對于整個華爾街的瘋狂、虛僞和欺詐的行為以及做空的基金經理人的内心掙紮的表達,更是充分體現了金錢與道德在華爾街的碰撞。當然,電影在叙述那些複雜的金融衍生品上也是别具一格,其中不時的出現的類比的小故事解析更是讓大衆都能對這些金融工具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不至于因為其中的專業性而影響我們的觀影體驗。

結尾

電影其中的精彩不是兩三句言語能表達清楚的,真的是特别推薦大家都去看看這部電影。因為,不重複錯誤的唯一的途徑就是去了解錯誤。

最後以影片開頭馬克·吐溫的一句号送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