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棄思考,堅持自己的判斷有多重要?浩瀚宇宙,繁星點點,每當我們仰望天空,總會發現自己太過渺小。

每個人的思想都是獨立的,人與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思想。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最近上映的《銀河補習班》裡父親教育兒子:不放棄,努力思考。那麼如果一個人的判斷經常是錯的,為什麼還要自己思考呢?

在許多時候,我總是會對一件事情很快的下定論,到最後大部分結論都是錯的。但是即使自己的判斷百般出錯,也不能放棄思考。我們的大腦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總是能夠給一個片面事情編造一個完美的解釋。哪怕是再大的圖書館,如果它藏書豐富但卻雜亂無章,其實際用處就反不如那些規模雖小卻條理井然的圖書館。

...

銀河補習班

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

跟朋友看過很多電影,《銀河補習班》不是最有感觸的一部,但卻是挺符合我口味的。每當看着别人的影評時,我總在想自己認知是多麼的不全面,在兩隻眼睛裝不完的屏幕前,每一次都虔誠的欣賞2個小時的一生。

有人說生命太短,我們可以活出生命的寬度。一部電影仿佛可以讓我多活一輩子,在短短的2個小時裡,經曆跌宕起伏。我是個不大愛動腦筋的人,生活中也沒有非逼着你動腦筋的事情,于是總歸得過且過,能蒙混一時是一時,蒙混到底,也不過就是時間流逝罷了。

如果一個人不想動腦思考,最保險的辦法就是空閑就拿起一本書。這就解釋了何以博學多識常使很多人變得比原來更加愚蠢麻木。正如蒲柏所說,他們始終是:不停地閱讀别人,卻從來不會被别人閱讀。

我們讀書究竟是為了博學還是怎樣?我一直不明白,直到真的碰上不動腦筋解決不了的問題是,我開始理解了讀書的意義。

一個人可以随意地閱讀和學習,卻不能随意地思考。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以不同的載體學習,到最後也是為了解決問題。學者是成天閱讀、研究書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動人類發展的人,則是直接運用世界這本大書的人。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這句話我印象很深刻。是的,我們應該找到自己夢想的箭靶子,努力打中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