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拍紀錄片的黃信堯似乎更加懂得如何細緻觀察身邊的事物并挖掘其中的意義,更難得的是他還擁有身處這個浮躁社會的謙卑與慈悲。

《大佛普拉斯》可以說是一部方言電影,像這樣帶有本土氣息的方言,會讓人感覺像是看一出原生态的生活,有種聽故事的感覺,市井鄉氓的卑賤生活,亂象叢生的台灣社會,所有的表演顯得更加自然和真實,讓觀衆直接穿越到台灣南部的現實世界中。所以影片在剛開始就非常吸引觀衆。而導演黃信堯也保留了自己做紀錄片的習慣,在講故事的時候,時不時跳出來與觀衆互動,調侃、甚至提前劇透情節,将觀衆從電影的情境中抽離出來,似乎就坐在我們旁邊,與我們一同觀看着劇情,随性的不可思議,為影片增添了荒誕的趣味。

影片還有一個頗具深意的特點是色彩,用色彩區分階級,反諷十足,又诙諧有趣。就像有一句台詞:“有錢人的世界你看,果然是彩色的”,但黑白與彩色區隔的并不僅僅是貧富,還有觀看者與被觀看者,行車的景象搭配不可描述的聲音,形成視聽錯位,十分有趣。而在影片中,隻有行車記錄器裡啟文兄的“遊曆”是彩色的,它代表的是底層民衆視角裡既向往又無法觸及的世界。另一個運用色彩的技巧是粉色摩托的部分,帶來了幽默和喜感。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電影的優秀并不止技巧,也包括其影片的對現實的諷刺和人文關懷。片中有許多對貧富差距的刻畫,窮人最大的樂趣不過是在富人的行車記錄儀裡捕捉一些花邊轶事,滿足他們的窺淫欲。冰冷的咖喱飯和狹小的空間與富人趴體的對比直接而強烈,老實巴交、善良軟弱的底層人民與飛揚跋扈的政客形成了鮮明對比,截然不同的性格來自于他們各自的階級屬性。

影片通過小人物的荒涼境遇反映出大世界的冷漠無情。片中的主角和他為數不多的朋友都是對這個世界毫無影響的小人物,無權無勢,居于社會底層,每天為了生存不停奔波,我們在領會影片幽默诙諧的同時也會不由得感到一陣辛酸。對于他們來說生存便是生活的全部意義了。就像影片中菜埔說:“再有錢能怎樣,還不是一天三頓飯?”當菜埔說這句話的時候,肚财有一個由驚愕轉為不屑的表情 ,停頓一下後,肚财說:“現在我們就吃第四餐。”實際上呢?對于撿垃圾的肚财來說,一天隻吃得起一頓飯。盡管與影片裡人物的生活是遙遠的,我們仍然會感到同情和共情,這或許是該片最大的魅力所在。

葉女士的死看似偶然,隻因老闆一時沖動,而這背後卻藏着種種必然性。其中一個細節是老闆的假發套掉了下來,這某種程度上預示着老闆行兇事件的暴露。不小心看到這一幕的菜埔肚财自然是吓到不知所措的,他們對坐一宿,甚至想出了去祭拜蔣公的想法,可蔣公畢竟不是神。肚财之死,雖然寥寥幾筆,沒有任何的誇張處理,卻顯得格外蒼涼。在他啃雞腿的時候,旁白就已經告訴了觀衆後來要發生的事情,因為那是肚财的最後一頓飯。肚财的最後一餐,叫做面燴菜,也就是此時的背景樂。在導演的徐徐旁白中,安詳的口哨和琴弦緩緩流動,從容不迫,仿佛預示着肚财死去這件事情的命中注定與不可更改。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倒在陰溝裡的摩托車,還有一個人形的粉筆輪廓,白得晃眼。全片隻有一句台詞的釋迦騎着車想“肚财死了也沒有什麼不好的,起碼他死的時候,地上留下了一個人形。像他這種流浪兒,應該是死了之後再被人發現,那個時候屍體都爛光了。”

主角死去之類的情節通常都是影片中是非常重要的戲劇性和轉折性的内容,但是在《大佛普拉斯》裡,所有的處理手段都顯得很克制,更像是在拍攝路邊一個狼藉的兇案現場,或者電視裡法治案件節目。就連肚财的遺照這一橋段的安排也在戲谑中透露着辛酸,土豆說肚财幸好之前被警察抓過,有上新聞,才可以在網路上面截圖,要不然也沒辦法,一張證件都沒有。生活一直會流淌下去,而這些人死也就死了。訝異也好,唏噓也好,才不會幹擾太久。這便是藏在嬉笑怒罵後悲涼的現實。

片中有一段關鍵的台詞:“對他們來講,不論是出太陽還是下雨,都會有困難。因為光是生活裡面,就有解決不完的困難。社會常常在講要公平正義,但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應該是沒有這四個字。畢竟光是要捧飯碗就沒力了,那還有力氣去講那些有的沒的。”這,也許就是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芸芸衆生的平凡與不得已。影片看到最後,更多的是一股悲天憫人的惆怅,還有灰暗和罪孽之外的一絲溫暖微光。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菜埔在肚财去世後去了他家。在一個像飛碟一樣的小空間裡,肚财用自己剪下的美女畫報和抓來的娃娃填滿了整個内艙。就像肚财說的“抓娃娃很療愈啊”一樣,這個中年拾荒男子,心裡竟然有一張柔軟粉嫩的大床,而他一直躺在那裡,像一個小公主。此時一句王家衛風格的台詞緩緩出現:“雖然現在是太空時代,人類早就可以做太空船去月球,但永遠無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相比登上月球,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顯得更加渺茫,畢竟這個世界本身就足夠複雜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佛像看似莊嚴,卻可能深藏着最見不得人的罪孽。影片開頭一個工人從佛像中鑽出就暗示了結尾,我們最後聽到的拍打聲不隻是一個關于葉女士生死的疑問,也是敲給這個權欲世界的警鐘。

就像導演黃信堯曾分享說:“為什麼釋迦摩尼放棄了功名利成佛,我們卻反而像佛主求他放棄了的東西,人得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着。”

電影後勁很大,讓人好一陣落寞,也許太空時代隻是一個用來唬人的幌子,作為一個平凡的人類,我們生活裡根本沒有那麼遙遠玄妙的東西,就像電影的結尾曲一樣

“人生無定着 世事歹按算

落塗八字命 随人好額散”

都是小人物,活着就夠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