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刷電視劇《最好的我們》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次看見耿耿餘淮的名字時,我便喜歡上了這個劇----再具體點來說,大概是我本身就很喜歡青春劇吧。
耿耿,餘淮,路星河,貝塔,簡單,還有徐延亮,甚至還有周末。他們在劇裡的鮮明的形象,是多少人青春印記的放映。每看一次,都會被
他們單純的友情和愛情所感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我看到振華的第一眼,便想起了那個傾注了自己青春的高中,想起曾和我一起學習一起奮鬥的同桌,想起曾和我一起每天糾結去那個食堂吃飯、午飯晚飯吃什麼的好朋友好閨蜜和好兄弟;當我看到耿耿餘淮成為同桌,并且中間發生了這麼多或感動或令人生憤或開心或傷感的事情的時候,我也像看到了當初我喜歡的那個人和我一起走過的路和發生過的事,每一件事,都足以讓我覺得,當初喜歡他,并沒有讓我後悔過;
當看到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去KTV唱歌,一起在夜晚的大街上牽着手說心裡話,便想起了和那時的他們曾經牽着手一起走過的街,一起逛過的商場,一起吃過的燒烤和烤魚,一起去過的網吧。
“你說,人為什麼要分開呢?不管有多舍不得,還是會分開。”天下當然沒有不散的筵席。當耿耿問餘淮,“既然注定有分離,那為什麼還要相遇呢?”可是如果沒有相遇,哪裡來的這麼多令人難忘的故事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還記得你們當初見面的青澀嗎?一開始你們隻是互相自我介紹,互相認識,談論的也隻是高考有什麼打算,更喜歡哪一科;漸漸的,你們熟絡了起來,開始談論你們喜歡的東西,喜歡的城市,甚至,開始一起談論各自喜歡的人。你們分享的那些小秘密,時光都替你們收藏起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到那個可愛的班主任張平老師,我也想到了我的班主任。可能年輕的我真的特别沖動,不懂得體諒班主任的好。高一的時候,班主任不希望我因為别的事情耽誤平時的學習,所以經常會跟我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讓我時刻跟進自己的目标,時刻制定自己的短期計劃各種的話,有時候覺得聽煩了,就走到哪裡都想躲着老師。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起老師的唠叨,更多的是在高二文理分科以後。我的同桌----也就是我喜歡的人,去學理了。和劇裡的耿耿一樣,我是一個很不喜歡理科人。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到高考,也沒有及格(慚愧了,讓大家見笑了)。
所以身在文科班的我展現了原本就喜歡文科的優勢,我幾乎在班裡一直排名第一;當然也會有自己的粗心導緻掉了前三的。老師也更加關注我的情況,月考或者測試不穩定時,便會找我談話,跟我交流一下近期的情況,希望我做一個能夠穩定軍心的好學生。當時說真的,對”好學生“這樣的詞确實比較抗拒,總會感覺像故意吸引注意似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終于感覺到了那時的叛逆,也終于深刻地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終于知道,有些唠叨,上了大學以後再也聽不到了。也終于明白,有的人确實上了大學以後,就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你大概會經常想起高三畢業班級聚會的那個晚上。
那晚的風一樣夾雜着夏天獨有的悶熱,你們在那場“不散”的筵席上,一起放下平日裡或熟悉或不熟悉的矜持,共同舉杯慶祝你們終于要離開那個厭惡了三年的學校了,終于要離開你們厭惡的老師們了;同時也終于要離開,那個你們偷偷喜歡的人,離開你們舍不得的同桌和舍友們了。
盡管你們以後還會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理由相見,但是你們再也回不到那個年齡,再也不會有那時的單純,再也不會像那時候一樣對身邊的一切既充滿厭惡又充滿不舍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又突然想起高考前最後一節課上老師的叮囑,叮囑我們帶好準考證身份證,準備好考試用筆,帶好橡皮,一定要提前熟悉考場周圍的環境,一定提前找到離考場最近的廁所在哪裡,考場離學校遠的一定提前出門防止路上堵車,考試前少喝水以防中途上廁所,一定提前十五分鐘進考場不要遲到,一定不要忘了塗答題卡······
現在,又突然想起那個聚餐散場的晚上,我喜歡的人,喝醉了。所有人都各自結伴回了學校,還有另外一部分平日裡就愛鬧騰的同學叫上一群朋友去了KTV,大家都紛紛離開了。我扶着他一直走着,路上很少說話。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抓緊那個機會把失散的兩年時間裡沒說的話說出口,就那樣一直默默地走着。
他偶爾蹲在路邊吐了,我也隻是拍拍他的背,給他遞紙和水,問他還能不能撐到學校,要不要打車回去。我聽見他迷糊地說着不想,就想跟我一直呆着。但是心裡雖然感動,可是也覺得空空的。文理分科後的那兩年,我們雖然班級就是隔壁,可是幾乎沒有再說過話。

圖片發自簡書App
突然不知道怎麼找尋那段斷片的青春裡的我們,那個晚上剩下的,幾乎都是沉默。
果然最後,也是各安天涯。僅此而已。
那時候的我們,才是最好的我們。青春的時光,也是最珍貴的時光。
珍惜你的青春吧,珍惜你青春裡的每一個人,那時的情愫,都還是單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