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對于我這種業餘人士來說,一般有四個維度:
1、故事本身是否是一個好故事
這一點本來應該是很多電影成立的先決條件,但很可惜,目前的很多國産片壓根都做不到,要麼虎頭蛇尾、無法自圓其說,要麼幹脆一塌糊塗,讓你無從下口。
這一類電影的典型代表是好萊塢的電影,雖然工業流水線的操作痕迹嚴重,但大部分的電影在故事上都有完整的發展脈絡,故事的完整帶動了情感表達的完整,觀衆因此可以被逐步帶入情境,并在過程中全盤接收到它所要表達的各種情感和價值觀,這就是好故事的魅力。

哪吒在叙事上充分吸收了好萊塢電影的特點,故事的脈絡發展清晰,很少冗餘的枝節,在一個傳統的神話故事上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創新,又沒有脫離舊的情懷骨架,在劇本上的打磨可見一斑。
2、細節填充是否到位
故事框架完整,但如果在細節的填充上不到位,那這部電影即使能夠帶動起大家的情緒,但在餘味上終究還是要差了許多。這一點正是《哪吒魔童降世》比之《大聖歸來》要更出彩的地方!《大聖歸來》空有一個好的故事框架,但在血肉的填充上卻沒有《哪吒》這麼出彩,《哪吒》的細節之處不敷衍,情節前後有呼應,笑點基本不生硬突兀,伏筆和雞湯都輸送得比較高級,對比之下,《大聖歸來》就顯得薄弱和低齡化了不少。

3、演員的演技好壞
真人電影看演技的好壞,動畫電影看的就是配音演員的功力了,哪吒一劇中大部分配音都過關,我唯一不喜歡的大概就是哪吒他媽,實在是浮誇到沒有質感(有質感的浮誇表現參考小雲雲的配音),而其中最喜歡的大概就是幼年哪吒和敖丙的配音,兩個聲音一個傲嬌、一個孤獨,一個陽剛、一個陰柔(看完我才知道哪吒其實是女生配的~),不僅完美契合角色,而且也組成了絕佳拍檔,讓這對cp簡直不要太好磕啊!被哪吒圈粉不奇怪,但被出場就裝逼到讓人噴飯的敖丙圈粉,我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啊!

4、畫面是否好看
電影的質感很多時候不是反映在什麼文藝範的台詞上,而是反映在畫面上,動畫片的畫面效果就更加了。對于這種古代神話改編的動畫來說,畫面的中國風設計基本不用擔心,前輩《大聖歸來》《白蛇緣起》早已做了很好的示範,哪吒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畫中世界——山河社稷圖的設計,雖然整個世界的描繪不是特别立體,但也足見它在元素上的用心了。

《哪吒》無疑在以上幾點上都做到位了,而除了上面說到的,其他什麼聲光色之類,我實在是業餘中的業餘,一般不做展開闡述,特效因為動畫的色彩普遍豐富明麗,不存在說像普通電影那樣因為沒制作好而顯得畫面過暗的問題,所以這裡也不再細述。
作為一個感性遠遠大于理性的人,我還想試着從以下三個關鍵詞剖析下這部電影。(以下可能會有劇透,慎服)
宿命

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帶着與生俱來的宿命,這種宿命某種程度上是不可抵擋的。因為它基本延續了傳統神話的框架,所以哪怕太乙真人看起來不靠譜,他也早已被内定為十二金仙之一,申公豹的所有掙紮,失去了哪吒的主角光環,他注定隻有失敗的下場。而哪吒背着魔童的宿命,敖丙背負着家族所有的期待,他們的逆天改命本身其實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魔童的命運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滅亡,但這種宿命的悖論,卻沒有局限住創作者, 更沒有束縛住被命運欽定的哪吒,它帶着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和天地宿命做抗争,這種熱血,隻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才能體會得到!在宿命和反抗精神這一命題的诠釋上,《哪吒》是比《大聖歸來》更像齊天大聖的傳承者!
偏見

傲慢與偏見并非與生俱來,但卻是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的缺陷。《哪吒》裡神仙和妖魔的對立設定,是最大的偏見,也是所有矛盾沖突的起源。因為神仙的偏見,所以申公豹成不了金仙,龍族被永困海底;因為人的偏見,敖丙即使才幫助人類化解了一場危機,也逃不掉被李靖當場揭穿身份;即便是哪吒,也因為偏見的局限,有着對自身身份的厭棄,更為了逃避自我厭惡,不惜對世界做出激烈的反抗(這一部分其實暴露了本片在人物設定上稍顯臉譜化,申公豹一看就是壞人的妝容打扮就不說了,哪吒更是用突兀的煙熏妝來描繪出了叛逆的樣子,雖然我覺得這樣的小爺帥極了).......
主角對抗來自别人的偏見是永不屈服的戰鬥,而我們不僅要面對别人的偏見,還要戰勝自我的偏見,這不僅需要我們相信“人心的偏見是座大山,你是誰隻有你自己才說了算”,更需要我們不斷地開闊眼界,讓自己可以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世間所有的人事。
孤獨

如果說偏見是後天加諸在身的,那麼孤獨就是從一出生就刻在骨子裡的烙印。《哪吒》其實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沒有同類的世界。
小雲雲和太乙真人申公豹同為師兄弟,但卻一個“仙”馱了虛空之門千萬年,好容易碰到個人來,它表現出來的熱情反襯得它的世界更顯孤獨;哪吒有父母,但他的父親忙着幫他改命,母親則需要不停的外出斬妖除魔,好容易遇到了敖丙,終于找到一個朋友,但因為彼此的宿命,他們即便同行了一程,以後可能還是不可避免要分開甚至對立(這裡可以暢想下一部的劇情,對,還有下一部,導演要打造一個封神宇宙,超級期待!)......
其他諸如太乙真人、申公豹、龍族、李靖夫婦都有着各自的孤獨,從這一角度來看,可能張碧晨的片尾曲《今後我與自己流浪》要比文章開頭那首GAI的歌更契合電影隐含的主題!
這種孤獨與我們現代人的成長和生活印迹是如此的契合,這大概是電影熱血的背後,更打動我、讓我落淚的地方!既然孤獨不可避免,我隻希望我們在奔赴彼此孤獨的宿命前,都能像歌裡唱的一樣:在告别前“留下最好的時光”。

總的來說,無論是宿命、偏見,還是孤獨,最終指向的哪吒的人生是早已注定的結果,但哪吒和大聖一樣,都信奉:我命由己不由天!這部電影用一種燃爆的演繹讓你明白:即便你不被命運所選擇,也一定不要放棄自己。這樣的電影看完,我不信你不會熱淚盈眶!
其實,片子在一開始看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猜劇情,本以為靈珠和魔丸被掉包後會發生李靖夫婦的父母愛感動了魔童,并最終把它教化成了一個好人,而申公豹和龍王的野心,則會讓敖丙即便擁有靈珠,也最終要走向陰暗的深淵,成為反派大boss~~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劇情,那這無疑是一個教育意義大過于審美價值的片子,有很多不同的對立和沖突,卻難免要落入了俗套!好在導演沒有這樣做,他用自己“清新脫俗”設定自始至終地貫徹了哪吒的人物内在精神,是真的好看,也是真的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