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它是一部電影,更應該說它是一部廣告宣傳短片,是為當年一款同名網絡遊戲《奇迹世界》作為宣傳所用,但29分鐘的時長,再加上該片凝聚了《瘋狂的石頭》原班人馬為噱頭,甯浩導演的作品更是奪人眼目。雖說電影很短,卻表述了諸多層面和社會的多棱鏡效應,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結局意味深長,應該算是一部鬼才之劇。
故事開篇,人物定位。
此劇開篇就對男主人公劉三兒有了很直接的定位,一個偷手機的賊,由于證據不足無奈隻能釋放,穿着打扮、舉止言行更是不用過多介紹,在影帝黃渤早期的形象和生動得塑造下,各位可想而知,入骨三分。片中開頭一個小細節,警察在。返還他物品的時候拿錯了一雙鞋,三兒操着一口方言态度堅決“警察叔叔,這不是我的啊,我那上有美女”,警察嫌其挑剔,三兒撇下一句“一碼是一碼”,這句話也暗含了後來将要發生的一切。
接下來就是貫穿了警匪片的打法,警察跟蹤三兒尋找髒物藏于何處,三兒卻早早發現并和警察兜着彎子,最終甩掉警察來到網吧找回之前偷的手機。然後是該片主題出現,一款全網吧都在玩的遊戲《奇迹世界》,三兒一邊玩着遊戲一邊掰斷偷來的手機裡的電話卡。
别人眼中的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嗎?
既然是一部推廣遊戲的宣傳片,那就必須以遊戲開始,三兒的電腦屏幕上出現一名土豪玩家,可以說全身上下鍍金的選手,站在三兒的遊戲人物面前打出“SOS”的求救信号,并說有人要啥她,三兒一看該角色遊戲裝備,隻有殺人的份兒,沒作回應。
幾番交流過後對方不僅将裝備脫下贈予三兒,還打出了自己真是地址。三兒見狀猶豫不決,最終決定幫其報警,但苦于手機卡全都掰斷,借電話又借不到,出門見一貌似富商(該人由黃渤好友王迅扮演)正在打電話,好好說話不借,拿出流氓态度反而借到電話,電話未等播出警察就沖上來将三兒按住,以為他又要搶電話。
三兒解釋半天說有人要殺人,警察并不相信,然後就是該劇的追逐大戲,半個小時的電影追了有二十分鐘,但過程不僅緊張刺激,還有着很接地氣的獨到幽默,不得誇獎一下幾位演員的演技和導演甯浩實屬有才。
市井草根出仗義。
也許導演就是要用這樣一個偷手機、滿地吐痰、滿嘴髒話的小人物去表現出了我們每個人心底的那份正義感,才更能貼切的讓觀衆紮心。求救人是一名遊戲女玩家,現實中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遊戲中認識了男玩家,也就是該劇中的殺人犯,二人在遊戲中虛拟結婚,但不料男玩家入戲太深,一時不能接受女玩家有家這一事實,殺了美女的丈夫,并決定與此女同歸于盡。
影片結尾充斥着很多元素,三兒的失望和無奈,當他經過九九八十一難跑到案發現場,又自己主動戴上手铐時的表情;警察的無奈和猜測,當他放了三兒讓他滾蛋的那一刻,還有。整部影片中的其他人物表現,都夾雜着這個社會的多棱鏡效應,讓人看後五味雜陳,相信是一部讓你沉默片刻的短片。
回歸電影主題《奇迹世界》,影片結束後,我們仔細思考,其實奇迹是什麼,我們身邊每發生或者所聽到的某件小事,隻要它被記住了,或者感動到别人亦或是逗笑别人,這都是一種奇妙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又非物理、非化學反應,那它還不算是奇迹嗎?
隻要你相信,就會發現自己的奇迹世界。
一場扯淡的警匪追趕,一場扯淡的虛拟愛情,一場扯淡的荒謬人物關系,一場沒有結果的營救,一場真實的殺人事件,一場刺痛人心的荒誕喜劇,一場讓人意味深長的廣告宣傳,一場刻骨銘心的影視短片,一場無非你我擦肩的相似,隻要相信,奇迹就在身邊,隻要相信,終究會發現自己的奇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