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我天地,始知天地寬。
人生多少面,隻在轉頭看。

昨天晚上,和雨軒看了一部片子《跳出我天地》。
影片講了一個叫比利的男孩,從小就失去了母親 ,但他和母親一樣,自來就非常喜歡跳舞。他放下了父親讓他學的拳擊,偷偷跟着在同一場地練習芭蕾的小姑娘們學起了跳舞,從此陷入其中難以自拔。但好景不長,比利爸爸埃立特很快就發現了兒子異常的舉動,他怒不可遏,沖到比利舞蹈老師威爾金森夫人的家裡發洩了一通不滿。比利的哥哥托尼,一位尚武的男子漢,知道自己弟弟的這一癖好後,更是覺得弟弟行徑簡直不可思議。在家庭的重壓下,比利隻得屈服于現實,但身體上的枷鎖,卻無法囚禁住他那想要飛舞的靈魂。威爾金森夫人發覺了比利的困境,在她的鼓勵下,比利又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舞步,并且在威爾金森夫人暗地裡的調教下,舞蹈的技藝得到了飛速地提高。可是有一天,當比利在教室裡教他的一個小夥伴跳芭蕾時,正好被他醉酒的爸爸看到了,當埃立特眼冒怒火,正想收拾比利時,勇敢的比利忽然放下了心中的膽怯,邁開了律動的節拍,在自己的父親的面前跳出一曲美侖美奂的舞蹈。看着在舞蹈中上下翻飛,輕盈如一根羽毛的兒子,比利的爸爸終于明白了,原來自己的兒子竟是一個跳舞的天才。那一刻,他知道兒子的選擇是對的,是他錯怪了比利。他收起了自己的拳頭,一路發瘋似地跑到了威爾金森夫人家中,在她的嘴中他得知比利有一個要到倫敦皇家劇院的參加甄選的機會。可是對于正在參加罷工的埃立特父子來說,這筆錢對于已失去收入來源的他們不啻一筆巨大的支出。為了能讓兒子圓了自己的夢想,埃立特不惜背上罷工叛徒的罵名,又悄悄地當掉了自己妻子離世時留下一些項鍊和珠寶——要知道,那對于他來說,原是不可割棄珍貴的紀念啊——比利在爸爸地陪伴下,踏上了去倫敦面視的旅行,其間,雖然經曆了一波三折,但他還是憑借自己對舞蹈的熱愛,拿到了皇家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影片的最後,比利已俨然成為一名芭蕾的名角,當他在舞台上高高騰起的一刻,看台上坐着的父親埃立特已是情不自禁,熱淚瞬間盈滿了他的眼眶。
《跳出我天地》的主題,主要是展現了一個少年對于夢想的堅持。我們在比利身上,可以看到一個人沉浸于自己所喜歡的舞蹈中的那種迷醉和幸福,更可以看到他面對阻撓和困境時所表現的那種不屈服的姿态。這是一曲對夢想的贊美之歌,這更是一曲對勇敢追求夢想的禮贊之聲。一個人能做自己夢想中的事情是幸福的,但更讓人敬佩是是他對自己夢想堅持不懈的追求,因為隻有後者才終會讓自己的夢想開出熠熠的花朵。
古往今來,有夢想者不計其數,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夠成就自己的夢想,恐怕就不好說了。如果把兩者的數字做個統計比較的話,我相信隻有少數人才做到了。何也?一是夢想實現的基礎和條件是不是真的具備沒有搞清,換一句話來說,夢想不能是空想,你得真具有那個實現的條件才行;二是在一的前提下,有多少人能夠勇敢無畏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估計又是少之又少了。這世間最大的悲劇,不是你沒有那個條件去堅持,而是你有了那個條件卻不堅持。而比利的幸福,就在于他有那個條件,而且還懂得了堅持。
當然,統觀全片,我們也可以說,比利最後的成功,不僅還在于他自己緊持。還在于他有一個其實很懂得他的一個老師,一個爸爸,一個夥伴,甚至可以說一個哥哥。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有些疑惑,在大半影片中,比利的爸爸和哥哥,可都是以一個反對者的角色出現的。怎麼能說是他的支持者和欣賞者呢?沒錯,比利的爸爸和哥哥,一開始是反對比利跳舞,他們最初囿于他們對于舞蹈的成見,覺得跳舞不是一個正常的男孩子應該喜歡的事情。可是當他們,特别是比利的爸爸認識到比利身上真的有跳舞的天賦,比利之所以選擇跳舞是并不是一個孩子的胡鬧和兒戲,而是他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時,他就明白過來,錯的是他而不是比利。而當他一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就很是決絕地抛棄了自己的偏見,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支持自己兒子跳舞的道路上來,甚至不惜為此當别人眼中的叛徒,不惜去當掉愛妻遺留下來珍貴的物品。試問,有什麼樣的父親,能比這樣一個知錯就改的父親更偉大和值得敬佩呢?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道錯,而不諱過,又能立馬去改正,這種人是了不起的。事實上,影片當中最打動人的就是在這裡。甚至可以說,影片當中塑造的艾利特這一個父親形象的光芒一點兒也不遜色于比利。當他跑到威爾金森夫人家中,聽到威爾金森夫人說可以贊助一筆比利去倫敦面視的費用時,他甯肯另想他法,也不願接受人家的資助,這充分體現了他身上應有的骨氣和尊嚴。而在他不計一切要支持比利學舞蹈的做法上,我們又可以充分體會到一位父親對孩子無與倫比的愛!
我記得當我看到這一段時,曾經很有感慨對雨軒說:你看,他爸爸也是很愛他的,并不像我們剛開始看到他時覺得那麼壞。雨軒聽了,回了一句:哎呀,爸爸,人都是有難處的。我當時聽了,覺得非常地驚詫,我沒料到雨軒竟會這樣回答,我覺得這句話所包含的那種感受似乎不是一個孩子能夠感受出來的。但仔細想想,我為什麼要這麼低估一個孩子天然的感受呢?
是啊,假如我們總是用一種想當然的視角去看待事物,我們怎麼發現别上身上其他的方面上東西呢?就一如影片中比利的父親,起初給我們的感覺是冷酷而暴力。但其實在他看似冷酷的背後,卻有着對孩子的那種深沉的溫情。當一個人,看上去有我們看不懂的一面,那僅僅可能就是因為他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一面,有我們隻站在我們自身所不能理解的難處和的苦衷!面對這樣的一種困境,對于我們來說,也許隻要把頭轉一轉,再轉一轉,就可以看到一個與先前看到的完全不同的天地!
說到這裡,我不禁佩服當時編譯者對這部片子漢化譯名:“跳出我天地”,真可謂是一語雙關啊!這句話多麼好地總結了我的總結!我不僅要大聲叫好,而且還想用我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一首絕句作為我對這個譯名的喜愛!
跳出我天地,始知天地寬。
人生多少面,隻在轉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