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明知道這一戰一定會輸,為什麼還要打?

--為了快被遺忘的圖騰,拿生命來換圖騰印記。

--那拿什麼來換回這些年輕的生命?

--驕傲!

這世界絕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友善、那麼體貼善良,相反的,沒有力量的人如果不試圖從考驗中站起來的話,那麼現實的無情總有一天會像盤旋的秃鷹一樣,等著啃食我們因軟弱而壞死的部份。

時間輕如一朵焰,你們的靈魂裡的星星都已經被點燃,

而你們的靈魂裡歡樂的淚水卻早已幹涸。

為唱出祖靈的歌 需要吞下許多痛苦

為說出自己的話 需要吞下屈辱

為實現夢想 需要吞下許多遺憾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真正的賽德克巴萊人可以失去身體,但一定要赢得靈魂。

當我再次看到電影《賽德克巴萊》的經典台詞時,依舊熱血沸騰,震撼于莫那魯道的勇敢、堅持,以及對信仰的執着追求。

在險惡的日據時代,賽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須服勞役不得狩獵、女人幫傭不能編織彩衣,骁勇善戰的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見證了三十年來的壓迫統治。因一場誤會種下日警和賽德克族的緊張關係,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報複的陰霾中,忍辱負重的莫那魯道在深思後,雖知将面臨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挺身為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為真正的賽德克人,于是決心帶領族人循着祖靈之訓示,奪回屬于他們的獵場……

影片初始便是賽德克族在森林狩獵的情景,期間和另一個部落展開了生死的角逐,原因是為了争奪獵場,兩個部落都以取得對方的首級為傲,因為,這在他們眼裡是勇敢的象征。紅色的畫面,影片撲面而來的氣息是對生命的蔑視,血液在汩汩的溪水中流淌,吟誦的卻是生命的贊歌。

這是原始的文明,這是野蠻的文明,這是血腥的文明。

賽德克族的男子如果額頭和唇下被文上部族的圖騰,則說明一個男孩兒已經成長為一個可以守護家園、維系氏族傳承的男人。在影片中,年僅13歲的巴萬和他相近年齡的同伴文上圖騰的那一刻,他們是驕傲而又幸福的!

圖騰,是賽德克民族的驕傲,是部族的驕傲,也是部族圖騰的驕傲,同樣也是通過那座彩虹橋到達祖靈之家的驕傲。

對于賽德克族而言,森林是他們的家,是他們祖祖輩輩應該守護的存在。當被日本侵略,打着驅逐野蠻文明的稱号,日本在賽德克族境内植入他們引以為傲的文化時,賽德克族人的反抗是激烈而又無力的,在日本人看來,這些野蠻人根本不足為懼,因為他們有着強大的冷武器。

在影片中,日本在賽德克族内建立了郵局、商店、學校......這些似乎都是文明的象征,但是實際上呢,在蕃童教育所裡,賽德克族的孩子動不動就被日本教師打罵,巴萬在一場比賽中打赢了日本的一個孩子,可是他的勝利并不被認可,甚至遭到的是污蔑以及侮辱。賽德克族被奴役着砍伐林木,建造房子,森林是他們敬畏的存在,卻被迫着親手将它毀滅。

也許,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思考,到底什麼是文明?什麼又是驕傲?

莫那魯道在族人被日本奴役的期間,影片中最常看到的關于他的鏡頭便是喝酒。每當賽德克族和日本警察起了沖突的時候,莫那魯道作為頭領會緻歉,但他的脊背卻不曾彎下過。

日本以為賽德克族已經屈服于自己的文明之下,包括賽德克族令人尊崇的頭目——莫那魯道。

而且,就連莫那魯道的族人也是如此認為的,特别是賽德克族的一些年輕人,他們隻在自己的父輩口中聽到過莫那在年輕時是如何如何的英勇,又是如何如何的善戰。

隻有莫那知道,他從未屈服過,但是最好的勇士也有失去戰場的時候,莫那深知日本人的強大,他說,日本人比森林的樹葉還要繁密!比濁水溪的石頭還要多!但我反抗的決心比齊萊山還要堅定!莫那随時準備着走上戰場。

兩次敬酒事件是霧社事件的導火索。當莫那魯道秘密組織“出草”的時候,他從床底下拿出幾個簍子,簍子裡面裝滿了黑色的灰,原來莫那一有閑暇時間便會刮火柴,他把火柴的黑色部分刮下來收集在一起,準備制成火藥。隐約記得當花岡二郎說他可以打開日本的武器庫時,莫那氣憤地說他白白準備了20年的火藥。當時那個畫面有點好笑。

出現在影片中最多的是賽德克族人的歌聲和舞蹈。當男人打獵歸來時,男人和女人會一起唱歌跳舞,慶祝勝利。當新人結婚時,賽德克族人也會熱情地舞蹈。印象頗深的是,中年的莫那魯道坐在小溪邊,不知道在沉思着什麼。

隐隐約約間,莫那魯道好像看到了他故去的父親,父親伴着光輝向他踱步而來,他和父親一起唱着歌——《看見彩虹》,登上彩虹橋是每個賽德克族人的夢想,但是隻有被先祖認可的賽德克族的生靈才有資格踏上彩虹橋。

或者說,彩虹橋是賽德克族人終其一生追求的歸宿,是願意舍棄一切捍衛的信仰。

莫那的父親傳承給莫那身為一個真正的的賽德克族人應有的勇氣和天賦,一輩一輩的傳承,各異的軀殼,相同的血液。

賽德克族的女人沒有親臨過戰場,但是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說明了,女人也有自己的戰場。賽德克族裡的歌聲裡唱道,“真正的女人是必須要善于編織紅色的戰衣,當她到達彩虹橋的時候,她攤開她的手,手上是怎麼也揉擦不去的繭……”

歌謠在戰鼓擂起的時候,便鋪墊了女人們的命運,女人們明白這是一場持久的戰争,在食物短缺的嚴峻條件下她們選擇犧牲自己。

所以,在黑夜籠罩下的森林裡,賽德克族的女人有默契的集體自缢。沒有怨言,沒有畏懼,她們也是戰士,是值得人敬重的戰士,是男人背後的戰士,對于女人和小孩而言,他們隻是以自己的方式先行登上彩虹橋,他們會在彩虹橋上準備好酒食,等着男人們凱旋而歸!

悲壯的畫面,悲壯的死亡,是悲壯的史詩!

那麼,賽德克族人的反抗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呢?

當莫那準備一切,他号召所有的力量團結在一起,企圖守護自己的家園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失敗是既定的結局。當被塔道問道為什麼明知會輸還是要反抗時,莫那說因為圖騰,因為被遺忘的圖騰!

莫那認為,太久的奴役、太久的壓迫、太久的忍讓,讓賽德克族人忘卻了自己的使命,忘卻了血液的顔色!血祭祖靈,以鮮活的生命、紅色的血液為路,這條路延展的目的地便是彩虹橋!便是賽德克族人的信仰!

日本确實太過強大,源源不斷的士兵,在賽德克的天上飛來飛去的飛機,從空中被投擲下的生化武器,森林裡賽德克族人一個一個倒下去的身影,在天地間響徹的一片又一片的哀嚎,在夜晚響起的肆意而又孤寂的歌聲......

實力的懸殊,所以,賽德克族敗了,敗在了自己的戰場上,永遠地沉睡在了森林裡。而一些還活着的賽德克族人則被迫遷移了自己的家鄉。但是,似乎勝敗并不重要,誰能說,死亡不是另類的勝利呢?

我想,莫那魯道做到了,賽德克族人做到了,額頭和唇下的部族圖騰未曾褪色,甚至熠熠生輝。我想,在那片森林裡流淌着的賽德克族的血液最終也隻會緩緩淌入所有林木的根須吧!

畢竟,他們曾經是多麼地熱愛這片土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