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悲劇内核的颠覆式呈現,對現實社會敏感話題的深度探讨,以及對感情和細節的細膩處理,台灣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斬獲了第55屆台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歌曲和最佳剪輯獎,此前的第20屆台北電影節上,該片也獲得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項大獎。

...

作為台灣愛情偶像劇教母級人物,徐譽庭對編劇情有獨鐘的堅持,成就了《流氓教授》、《我可能不會愛你》、《荼蘼》、《赴宴》等經典電視劇作品,特别是2008年的那部《光陰的故事》被豆瓣網友奉為9.2分的經典之作。

在關注感情和人物的同時,徐譽庭的作品滲透出對現實的反饋、對愛情的思考、對自由的堅持,因此,她的作品給人一種“柔中帶剛”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

在影視領域打拼多年,此番的《誰先愛上他的》不僅具有徐譽庭大膽、細膩和生活化的獨特風格,更是把一個注定充滿悲劇色彩的故事,加入了大量的喜劇元素,以真情實感和社會深度,引發觀衆的共鳴和偏愛。

劇情:誰先愛上他,真的那麼重要嗎?

其實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的劇情很簡單,用一句話概括為:男同性戀丈夫的去世,牽出了苦悶憋屈的“同妻”、五味雜陳的兒子和暗自神傷的“男朋友”三方,對感情的彷徨、對現實的無奈,展現了同性戀話題中涉及到的三個位面。

...

影片以兒子宋呈希(黃聖球 飾)的視角展開,開始于“騙婚的同性戀者”宋正遠的病逝。被癌症折磨許久的父親宋正遠去世了,母親劉三蓮(謝盈萱飾)顯得并非想象中那般悲傷,而是急忙尋找家中的那張巨額保單。

一張保單,牽出了父親的過往。保單受益人是和這個家庭沒有半點關系的陌生人。想到自己是被母親一個人拉扯長大,正直叛逆期的宋呈希受到好奇心和使命感的驅使,想要尋訪這個名為高裕傑(邱澤飾)的男人。

一次偶然的拜訪牽出了父親生前最大的秘密。原來,宋正遠是一名同性戀者,母親劉三蓮其實早就知道父親的“問題”和他與高裕傑的關系。

...

在不斷試探、接觸和共同生活中,兒子宋呈希逐漸了解到宋正遠與高裕傑之間的恩怨情仇,試圖理解為何父親甯可死在外面,也要和這個男人度過生命中最後一段時光。

一面是讨要巨額保險金的親生母親,一面是備受感情煎熬的父親“情人”,在金錢和感情的相互撕扯中,父親以往的形象變得模糊,整個家庭面目全非。

宋呈希試圖用他的理解,将這場“誰先誰後的愛情”理順清楚,然而,一場愛情博弈下來,所有人都被扒開内心、坦露痛苦、遍體鱗傷。

人物:同妻的苦、男同的苦和下一代的苦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中問題的焦點在父親宋正遠。

正是他騙婚害了法定妻子劉三蓮,進而傷了宋呈希。世俗觀念和社會風氣的巨大壓力,讓他選擇了這條路。

...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要為自己活一回的宋正遠,選擇了回歸“本性”,遇到現實情人高裕傑是他的幸運,卻也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即便對宋正遠的隐瞞深有芥蒂,但在深愛面前,高裕傑還是選擇了相信愛情、坦率原諒。

看起來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同妻劉三蓮、情人高裕傑和背負雙重壓力的宋呈希,但影片在不經意間,用一段堅持不懈的同性之戀,将整個矛盾的焦點,直指傳統觀念與世俗倫理的無聲壓迫。

局限:在“愛最大”面前,一切都不值一提?

本片聰明的借助了孩子充滿情緒化的視角,将尖銳、糾葛的感情和複雜、混亂的社會現象,以溫和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并直指問題的本質。

...

但細究起來,本片看似客觀的視角其實暗藏為同性戀群體背書的明确傾向性。特别是片中,極盡渲染高裕傑與宋正遠之間的同性之戀,卻刻意忽略了劉三蓮同妻的無辜者身份。

此外,整部影片濃重的浪漫色彩,沖淡了觀衆對現實殘酷的深刻理解。所有人都在“愛最大”的觀念下達成共識,如此感性的結局處理,未免過于牽強。

當然,勇敢的讨論倫理道德、跨性别愛戀這些嚴肅的話題,在華語片中确實難得一見,但過于傾向性的感情表達,極盡浪漫色彩的皆大歡喜,多少影響了本片的深刻與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