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本就是少年成長向的,所以一開始女主,玲珑,六師兄和司鳳他們性格都是不完美的,有各種小缺點。但是編劇在改編時過分拔高司鳳,在一群有小毛病的小孩兒裡突然有了一個完美人禹司鳳,他不需要成長,“啪”站在那兒就沒有缺點,因此也就顯得其他人一身毛病。
尤其是在編劇設置裡失去六識的璇玑。
編劇加了十生十世,讓男主十生十世都為女主而死,在點播的九集裡,又不停為女主背負誤會,當儲磊刺向男主時,女主要為男主擋劍,結果,男主一個轉身又為女主擋了。男主成為魔尊,男主保護小金翅鳥妖……等等一系列。
可以看出來的是,編劇在不斷填充男主的劇情。當然,改編嘛,豐富劇情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問題是,在豐富男主劇情的同時女主的劇情線卻被删減,點播的九集裡,完全變成了男主個人高光秀,其他人的戲份都是圍繞凸現男主個人魅力設置的。
包括劇的剪輯,男主的心理活動和心情變化有各種慢鏡頭,細節鏡頭,音樂進行烘托,女主的劇情剪輯卻非常單薄。電視劇能為男主加一集原著中一句話帶過的十三戒,但女主從六合八荒鏡裡出來得知自己是戰神後卻沒有幾個鏡頭。要知道,原著是細細描寫了女主得知前塵時的心理的。
原著,作為和花千骨齊名的女性仙俠抗鼎之作,是以女主為劇情中心,以女主的成長路線和心理變化作為劇情發展線索,所有故事圍繞女主展開。但是劇中,很明顯,對心理細節的刻畫都給了男主。男主成了一個菩薩,用自己十生十世來渡女主,男主是主體,女主成了客體。
最重要的還有儲磊,原著裡也算是英雄人物,在守護少陽中不顧自己安危被火焚燒也要拉住失去神智的女兒。可以說女主就是因為有這樣愛她的父親母親,最終才沒有為戾氣所困,在這一世 ,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在小說結尾,白帝問女主做人好嗎?女主回,做人很好。可以說,保衛少陽是整部小說中最重要的情節之一,是女主成為人的一個節點,同時,也是情節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也是在這裡,若玉刺了敏言一劍,引出若玉故事線,敏言危在旦夕,玲珑欲拔劍自刎生死相随,至此,劇情發展到高潮,也是女主和男二女二獲得成長的轉折點。在小說改編中,這樣凸現小說主旨,情節精彩的部分一般應該最大限度保留。劇裡竟然删了,我不理解。
更别說豪爽大氣的東方島主,平和溫柔的和陽長老,點晴谷谷主也并非是劇中那樣的小人。我們常說,一部劇好不好,要看配角出不出彩,性格是否立體多面。這劇,本來前面是做到了的,後面卻突然像抗日神劇一樣了,主角偉光正,為了凸現主角配角變得毫無理由的壞和不可思議的蠢。
還有,為了情節的發展和豐富,主角都是有缺點的,但是有的劇,即使主角有缺點,卻依然讓觀衆喜愛,為什麼?因為劇中有喜歡主角的人,主角不能說的話,都由他們表現,以此引導觀衆和主角共情。那我們來看琉璃是怎樣的?
亭奴,無支祁,原本都應該是女主的朋友,站在女主的視角上,引導觀衆和女主共情。在劇裡,卻都變成了男主的朋友。我不懂為什麼要這麼設置,若說前面給男主填充人物線是為了豐富劇情,那這樣的改動是為了什麼?這是我最不理解的地方!編劇剝奪了女主的朋友,剝奪了理解女主的父親,将觀衆與女主共情的最後一絲可能也掐滅了,我實在不懂。
如果有因為我的回答而去看劇最後覺得劇情崩了的朋友我得說聲對不起。隻能說,我對國内編劇和其背後資方還是太放心了,缺少國内影視劇的毒打。
如果有到目前為止依然覺得好看的朋友,那也很好,各人想法不同。于我而言,劇我也會繼續快進着,挑挑揀揀的看下去,後面的追鳳行動還是有吸引力的。
和其他同期劇相比,這劇依然是最吸引我的,(純屬主觀看法)。但可惜的是,它本來可以更好。另外我還是希望男女主演經此劇後都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