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驢得水》豆瓣評分8.3分。電影講述的是夢想着在偏遠山區開辦學校來教書育人的老師們,在為了迎接教育部特派員的檢查而做的一系列發人深省的荒唐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1942年的中國農村有個三民小學,校長夜裡才接到特派員明天就來檢查的消息。
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特派員肯定還是為了呂得水老師而來。而實際上根本沒有呂得水老師這個人,隻是校長給他空設置了一個職位,而且還是英語老師,目的隻是為了賺取額外的工資罷了。
問題來了,學校裡并沒有多餘的人,學生還在放假。于是校長臨時抱佛腳讓修鈴的銅匠來頂替呂得水老師。銅匠要當英語老師,當然需要略懂英語的張一曼老師來教他。

圖片發自簡書App
銅匠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學習能力很強,很快張一曼老師教的英語他都能一一掌握。面對沒有任何英語功底的特派員,也順利蒙混過關,并且獲得肯定。
特派員也帶來了好消息:他需要向上級申請呂老師才能拿到資助優秀教育家的資格:這樣呂老師每個月可以獲得3萬法币的資助。
然而要申請這個資格,需要拍照。沒有文化的銅匠認為拍照會短命的。
校長、鐵男老師都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張一曼挺身而出,用身體說服了銅匠。而此事讓表白被拒的裴魁山老師因愛生恨。事情結束,銅匠也被打發回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兩月後,大家還沉浸在收到6萬法币巨款的喜悅中,又傳來特派員馬上就要來視察的消息,這回還帶來了美國的出資人羅斯先生。
趕上銅匠的妻子發現銅匠在外面有了外遇,找來學校鬧事。為了盡快平息風波,不影響視察,張一曼一人擔下所有的責任。侮辱了銅匠,也侮辱了自己。
此時的羅斯先生又因高原反應陷入昏迷,特派員搶先一步見到了校長,并要求他們如果羅斯先生來問的話,就說每個月收到的是10萬法币(其實剩下那7萬被教育部留下)。
而此時被羞辱的銅匠并沒有即刻離開,而是選擇了回來報複。他要求所有的人當面辱罵張一曼老師,罵到他滿意為止,辱罵不夠,最後無奈校長當衆剪了張一曼心愛的頭發,銅匠才留下來幫他們圓謊。
到最後事情敗露,校長被找去談話,特派員被問詢,張一曼選擇了自殺。
2.
關于張一曼的犧牲,我想談談自己的觀點。下面就從社會因素,學校因素,性格因素進行分析。
01.社會因素:故事發生在1942年,那時候仍然男尊女卑的社會。
張一曼盡管上過大學、會英語、唱歌不錯也會做衣服,但就是這樣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思想的她也深受其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逃離了上海,想獲得自由。卻在自己認為學校需要的時候,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名譽挺身而出。
在衆人都覺得搞不定銅匠,沒有辦法讓他答應拍照的時候。張一曼挺身而出,選擇用自己的身體說服銅匠。
包括校長在内,沒有人反對,大家都覺得那是她自己的選擇,沒有人覺得一群大老爺們靠一個女人去成事有多麼不光彩。
這是社會的縮影,似乎女人骨子裡就卑賤,就可以随便犧牲,就不值得珍惜。
02.學校因素:故事發生在1942年,1942年的10萬法币,是老師工資的100倍,對大家來說那是天文數字。
對于所有人來講,那都是赤裸裸的誘惑,就等着你想辦法去得到這筆錢。
為了這筆錢,裴魁山選擇了狠狠羞辱自己曾經深愛的姑娘,自此一個愛過自己的男人可以變得如此冷漠、貪婪、自私,處處诋毀貶低她,将她噴的體無完膚。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了這筆錢,校長接受了辱罵她,最後盡然剪去了她最心愛的頭發。她美麗的頭發、搭配高開叉的旗袍、挺拔的身姿,都能讓她在人群中有很高的辨識度。剪了頭發,剪了她自信美麗的源泉。
周鐵男算是最有正義感得人了,可是反抗到最後竟被一聲槍響吓破了膽,再不敢與特派員抗衡,甚至在最後看見張一曼被人踐踏都選擇了沉默。
當衆人都覺得是你的錯的時候,不管你對還是不對,你永遠都是錯的。
03.性格因素:張一曼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她始終沒有反抗。
利益當前,張一曼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她思想開放,盡管在那個偏僻的山區,很多人還不懂如何享受性愛的時候,她已經把性和愛早已分割開來。
在銅匠要求開除她的時候,為了留下來,大家對她的所有傷害,她都沒有反抗,直到最後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頭發,吓到鑽到桌子底下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沒有反抗,也沒有想過離開。她所有的付出,和她所遭受的屈辱,活活把她逼瘋了,直到最後撿到一把槍,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多麼諷刺,她做好了大家的校服,卻沒能把它穿上。當孫校長、裴魁山、周鐵男三人為了把三民小學辦的更好手手相扣的時候,唯獨忘了,他們的安穩和美好,是用一個女人無數次的犧牲換來的。
是社會,是學校,是她自己,活活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3.
張一曼這樣的女性在當時的中國,已經頗為先進:集美貌和才華于一身的女人,自然也是人見人愛,但也因此卻讓有老公的女人見了就恨。
隻是這樣一個女人,除了天真的追求自由,沒有那麼貪婪、自私、冷漠的她,最後卻走到絕路。
當今社會,我們的身邊,也不缺這樣的人,隻是怎麼樣才能讓自己過的更好呢?
01.要有自己明确的是非觀
呂得水老師本身就是空有其名,如果說花這個空職掙的錢一開始就是被大家默許,大家同流合污。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麼,在面對更大的誘惑時,張一曼本可以在大家都無計可施,搞不定銅匠時及時制止這一切,也就不會有後面一連串的悲劇發生了。
相反,她也積極參與其中,最終導緻自己身陷囹圄,不能自拔。
如果她有明确的是非觀,即使不能制止這件事情,也不至于因此把自己的名聲搞臭,把自己最愛的頭發搞丢,把自己的命都搭了進去。
02.愛他人之前首先要懂得愛自己
張一曼生性浪漫,喜歡自由,甯願逃離上海,呆在一個偏僻的農村教書。
說明她很喜歡自己當時的狀态,盡管有裴魁山去大學當助教的誘惑,她卻不為所動,直接拒絕了他的表白。很顯然,金錢對她而言,沒有很大的吸引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更感激校長的收留,努力的盡一個老師加會計的責任,卻唯獨忘了愛自己。
在大家都想拿到贊助的時候,自己不顧後果挺身而出,幫大家拿到了錢,卻被人指着鼻子罵是臭婊子。
她愛這些和她相處的同事們,為大家當會計、做飯、做衣服、做交易,沒有換來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句感謝。
換來的是他們把她一個人上絕望的猙獰,她愛他們卻忘了首先要愛的人是自己。如果你都不愛自己,又怎能奢望他人來真心的愛你。
03.面對不公,你要勇敢
當别人了解你,熟悉了你的脾氣,摸清了你的脈絡,知道你好欺負的時候,隻要時機合适,什麼人都想欺負你。
電影中,一個特派員當年的貼身警衛,居然當着大家都吃晚飯的時候,想着偷偷跑去糟蹋張一曼,因為她太軟弱了,被欺負又能怎樣。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然,這警衛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看到張一曼被剪掉最心愛的頭發時,是哭着鑽到了桌子底下,而不是揭底斯裡的回擊。
面對不公,當你一次次選擇了順從他人的意願,換來的就是他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腳踏你的尊嚴。
她那麼美麗,有知識、有文化、會唱歌、會做衣服,在哪裡不能找到謀生的活計,幹嘛非得待在三民小學?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隻要勇敢一點點就好了,她即使不能很好的回擊,也可以勇敢的選擇離開。也許離開,會是她最好的選擇,而不是選擇絕望自殺。
這世界很美,到處都陽光燦爛,隻是陽光之下,也有陰霾,願你活的自信,活的灑脫,擁有愛和被愛的能力,也能守護自己一生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