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劇照:主人公雷普利

很少寫關于國外的人物評價或是電影評價,原因非常簡單:知之甚少。因為閱讀或觀看國外作品有限,也因為對主人公了解甚少。但今天在觀看了《異形》第二部到第四部,不得不說這一系列讓我感到震撼。

首先,震撼的是,《異形1》是1979年拍攝的,而後面三部也是在2000年之前拍攝的,一個系列電影,最近的距離現在也有21年,但視覺效果和劇情不亞于現代作品,作何感想?

其次,這一系列電影經久不衰。每隔幾年再看一次,不會覺得劇情拖沓或者冗長。故事中英雄主義比較明顯,但更多的是帶來觀衆情感上的波動。異形原本十分醜惡,但因為有雷普利這樣的女戰士,整部作品才顯得發揮人性的光輝和溫情比如《異形2》中出于母親的愛,雷普利才對一個素未謀面的女孩兒,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去保護她。而在《異形3》中,為了使人類不遭受異形的威脅,雷普利甯願選擇死亡,也不願意向“主教”妥協。

從小愛到大愛,從為自己着想到為人類着想,這一電影經久不衰,在于思想深度。這也是現在我們一些泡沫劇該學習的吧。

再者,真實。我想起了美國抗戰片《血戰鋼鋸嶺》,在日本侵略者從四面八方傾巢出動進攻美國軍人的時候,着實把我吓了一跳,是出于内心真正的恐懼。為什麼?因為真實。我要吐槽一些國産抗戰劇了,即使沒有手撕鬼子、褲裆藏雷等神奇劇情,但是可不可以不要将當年的日本侵略者刻畫得弱不禁風或者是沒有頭腦。畢竟,現在的孩子由于遠離戰争,他們體會不到革命先烈抛頭顱灑熱血的真切與那段殘酷而又艱辛的曆史。所以,拍電影或電視劇,也應該盡量還原曆史,而不是無知。

這裡的真實并非不容許任何虛構,而是能讓觀衆感同身受。畢竟,藝術來源于生活,還要高于生活。

《異形》在這一點,讓人感到恐懼,可當主人公們心中有大義或者大愛,又義無反顧地去對抗。看電影有時候隻為博取一笑,有時候隻為腎上腺素的亢奮,但最高的境界,貌似是給人現實生活中的勇氣和堅持。

...

電影《血戰鋼鋸嶺》劇照

最後,是恒久。一部經典的影片,不應該隻停留在一個時代,而是下一代人看起來也津津樂道,豎起大拇指。《異形》系列做到了。這也讓我想起了曾經的香港電影,還有根據四大名著拍攝的電視劇。比如《英雄本色》、《縱橫四海》、《賭神》、林正英的《僵屍道長》系列、周星馳電影等,還讓人體會到當初的江湖道義、俠骨柔情。

...

周潤發在《英雄本色》中飾演的小馬哥形象深入人心

真正意義上好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隻有溫情的人,才能做得出來吧。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導演、演員,低調的衣着裡,藏着一顆高貴的心。願雷普利還會再有,願溫柔的電影還會出現。

...

《異形1》劇照